[实用新型]一种凿岩台车自动钻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79454.1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4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鑫;孟东彬;张云峰;申启雷;杨博;张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中瑞智能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44/02;E21B4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檀文礼 |
地址: | 052160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凿岩 台车 自动 钻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凿岩台车自动钻孔系统,用于凿岩台车上,包括:调度室,其包括控制终端、显示器和操控台,操控台包括操控手柄以及操作按键;自动钻孔模块,其包括自动定位模块以及自动开钻模块,自动定位模块包括布设于工作机构上的两组前顶尖油缸和两组后顶尖油缸,以及接收操控台指令而分别控制各前顶尖油缸和各后顶尖油缸伸缩的各第一电磁换向阀,还包括分别布设于各前顶尖油缸和后顶尖油缸上的各第一压力传感器,自动开钻模块包括分别控制凿岩机旋转、推进、冲击力度的旋转模块、推进模块和冲击模块,以及控制凿岩机的冷却水喷淋大小的水路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凿岩台车的自动钻孔,而提升工作效率及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凿岩台车自动钻孔系统。
背景技术
凿岩台车被广泛应用于采矿等领域,而现有技术中我国的采矿技术自动化程度低,操作人员需要井下手动操作手柄进行钻孔,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操作失误和偏差,而使钻孔精度低,且使设备的运行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凿岩台车自动钻孔系统,能够实现凿岩台车的自动钻孔,而提升工作效率及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凿岩台车自动钻孔系统,用于包括工作机构的凿岩台车上,所述工作机构包括推进梁以及带动所述推进梁横移的滑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推进梁上的凿岩机,所述凿岩台车自动钻孔系统包括:
调度室,所述调度室包括与所述凿岩台车控制相连的控制终端,以及与所述控制终端控制连接的显示器和操控台,所述操控台包括可进行X轴正负向操作以使所述工作机构俯仰以及进行Y轴正负向操作以使所述推进梁正反转的操控手柄,还包括可输入设定所述凿岩台车工作模式和参数的操作按键;
自动钻孔模块,所述自动钻孔模块包括将所述工作机构在工作位置定位的自动定位模块,以及自动开钻模块,所述自动定位模块包括布设于所述工作机构上的两组前顶尖油缸和两组后顶尖油缸,以及接收所述操控台指令而分别控制各所述前顶尖油缸和各所述后顶尖油缸伸缩的各第一电磁换向阀,还包括分别布设于各所述前顶尖油缸和所述后顶尖油缸上的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自动开钻模块包括分别控制所述凿岩机旋转、推进、冲击力度的旋转模块、推进模块和冲击模块,以及控制所述凿岩机的冷却水喷淋大小的水路控制模块,所述自动开钻模块接收所述操控台指令而分别控制所述旋转模块、推进模块、冲击模块和水路控制模块动作,而进行开钻孔。
作为限定,所述旋转模块包括与所述凿岩机传动连接的马达,以及控制所述马达转动方向的第一比例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
作为限定,所述推进模块包括与所述凿岩机传动连接的推进油缸,以及控制所述推进油缸推进方向的第二比例换向阀和第一比例溢流阀,还包括设于所述推进油缸的油缸杆上的位移传感器。
作为限定,所述冲击模块包括冲击器,以及控制所述冲击器冲击力度大小的第二比例溢流阀和第三电磁换向阀。
作为限定,所述水路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冷却水小喷淋的第一电磁水阀和控制冷却水大喷淋的第二电磁水阀。
作为限定,所述自动钻孔模块还包括将所述凿岩台车的钻杆自动安装至所述凿岩机上的自动上杆模块,所述自动上杆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机构上的夹杆模块以及存杆模块,所述夹杆模块包括夹爪臂,以及控制所述夹爪臂移动的第四电磁换向阀和第三比例换向阀,还包括布设于所述夹爪臂上的两个夹爪臂钳口,以及控制两个所述夹爪臂钳口夹紧或松开的第五电磁换向阀,于所述凿岩机上设有检测所述夹爪臂位置的转轴编码器,以及检测所述凿岩机旋转压力的第二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中瑞智能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中瑞智能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794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