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过充保护系统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0987.7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4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艳;吕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5 | 分类号: | B60L58/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保护 系统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过充保护系统及汽车,涉及电动汽车电源设备的技术领域。该车辆过充保护系统包括:电池包、保险丝、车载充电机、第一过充电保护装置、第二过充电保护装置以及快充装置;所述电池包分别与所述保险丝、所述第一过充电保护装置、所述车载充电机、所述第二过充电保护装置以及快充装置电连接;所述保险丝分别与所述第一过充电保护装置、所述车载充电机、所述第二过充电保护装置和快充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一过充电保护装置与所述车载充电机并联连接;所述第二过充电保护装置与快充装置并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避免了车载充电机或者快充装置发生故障时,散热系统无法带走全部的热量从而导致热失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源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过充保护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市面上电动汽车自燃发生的现象越来越多。现代生活节奏较快,加上充电桩设施的有限性,充电时间是用户在购车时的关注点。目前,很多企业都在研发可实现大功率充电目标的电动汽车。大功率电动汽车极大地缩短了充电时间,较快的充电功率也相应增加了充电过充风险。电池过充电是在电池使用过程中最严重的破坏事件,若控制不及时,在电池内部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化学反应和产生大量的热量。在大多数充电系统中都只有车载充电机内的一层过充电保护装置,但是仍有过充电的风险,如果车载充电机或者快充装置发生故障时,汽车对过充电此异常不做任何操作,热量会迅速增加,以至于散热系统无法带走全部的热量,通常会导致热失控,不利于提升汽车安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过充保护系统及汽车,以解决车载充电机或者快充装置发生故障时,汽车对过充电此异常不做任何操作,热量会迅速增加,散热系统无法带走全部的热量从而导致热失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辆过充保护系统,包括:
电池包、保险丝、车载充电机、第一过充电保护装置、第二过充电保护装置以及快充装置;
所述电池包分别与所述保险丝、所述第一过充电保护装置、所述车载充电机、所述第二过充电保护装置以及快充装置电连接;
所述保险丝分别与所述第一过充电保护装置、所述车载充电机、所述第二过充电保护装置和快充装置电连接;
所述第一过充电保护装置与所述车载充电机并联连接;
所述第二过充电保护装置与快充装置并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充电保护装置和第二过充电保护装置均包括: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设置于所述IGBT下方的散热装置;
与所述IGBT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高压端口以及与所述IGBT(102)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高压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IGBT包括:门极、发射极以及集电极;
所述发射极与所述第一高压端口连接;
所述集电极与所述第二高压端口连接;
所述门极与所述集电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充电保护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过充电保护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二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包通过第一继电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过充电保护装置的第一端以及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险丝通过第二继电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过充电保护装置的第二端以及所述车载充电机的第二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0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床用除尘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厨房的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