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13884.3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8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市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市委 |
主分类号: | B60C7/10 | 分类号: | B60C7/10 |
代理公司: | 广东腾锐律师事务所 44473 | 代理人: | 莫建坤 |
地址: | 477200 河南省周***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轮胎 | ||
1.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有由外到内依次连接的胎面、外环和内环,所述胎面硫化于所述外环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环与所述内环之间沿周向分布着多组减震结构和支撑筋;所述减震结构由第一减震孔、第二减震孔和第三减震孔构成;
所述第一减震孔的横截面为菱形且其有一对角线与径向平行;
所述第二减震孔正对于所述第一减震孔中的第一斜边且其沿所述内环的外圆周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减震孔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状;
所述第三减震孔正对于所述第一减震孔中与所述第一斜边相对的第二斜边且其沿所述外环的内圆周周向设置;所述第三减震孔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减震孔的两侧边相等且对称轴与径向平行,所述第二减震孔的底边朝向所述内环并向所述外环内凹;所述第二减震孔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斜边平行;
所述第三减震孔的两侧边相等且对称轴与径向平行,所述第二减震孔的底边朝向所述外环并向所述外环凸出;所述第三减震孔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斜边平行;
相邻的所述减震结构中的所述第二减震孔与所述第三减震孔的对称轴在同一经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结构的减震孔的面积大小关系依次是第一减震孔>第三减震孔>第二减震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筋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减震孔与所述第二减震孔之间的第一支撑筋;设置于第一减震孔与第三减震孔之间的第二支撑筋;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减震结构间的第三支撑筋;相邻的所述减震结构中的所述第一支撑筋与所述第二支撑筋之间平行、对齐且有一端连通,同时,所述第一支撑筋和所述第二支撑筋与所述第三支撑筋之间形成″X″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筋还包括有沿径向设置的第四支撑筋,所述第四支撑筋将所述第二减震孔以及相邻的所述减震结构中的所述第三减震孔分别分隔成左第二减震孔与右第二减震孔和左第三减震孔与右第三减震孔;所述左第二减震孔的面积与所述右第二减震孔的面积相等;所述左第三减震孔的面积与所述右第三减震孔的面积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筋还包括有沿周向的且与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为同心圆设置的第五支撑筋,所述第五支撑筋将所述第一减震孔分隔成均为三角形状的上第一减震孔和下第一减震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第一减震孔的底边为向所述外环内凹的弧形边;所述下第一减震孔的底边为向所述外环凸出的弧形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筋还包括有沿径向设置的第四支撑筋,所述第四支撑筋将所述第二减震孔以及相邻的所述减震结构中的所述第三减震孔分别分隔成左第二减震孔与右第二减震孔和左第三减震孔与右第三减震孔;所述左第二减震孔的面积与所述右第二减震孔的面积相等;所述左第三减震孔的面积与所述右第三减震孔的面积相等;
所述支撑筋还包括有沿周向的且与所述外环和所述内环为同心圆设置的第五支撑筋,所述第五支撑筋将所述第一减震孔分隔成均为三角形状的上第一减震孔和下第一减震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第一减震孔的底边为向所述外环内凹的弧形边;所述下第一减震孔的底边为向所述外环凸出的弧形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市委,未经张市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138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抽屉同步滑轨
- 下一篇:一种胃肠外科治疗车分类放置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