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线位移传感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9827.8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3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秦再武;朱福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线 位移 传感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拉线位移传感器装置,包括传感器固定支架和减震器固定支架,传感器固定支架可拆卸套设于拉线位移传感器,减震器固定支架可拆卸套设于减震器外筒上,传感器固定支架中心轴线和减震器固定支架中心轴线平行设置且两者紧邻固定连接,传感器挂钩固定连接在减震器安装点上,拉线位移传感器顶端设置有滑轮装置,拉线位移传感器的拉线滑动连接于滑轮装置上且其一端与传感器挂钩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拉线位移传感器装置拉线位移传感器布置在减震器上,通过测量减震器行程的方法,解决路试实验测量悬架跳动困难、测量结果误差大的问题;不破坏车辆结构;改变拉线的方向,为悬架跳动量的测量提供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底盘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拉线位移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疲劳耐久仿真及迭代的模型搭建过程中,需要输入过坑悬架跳动量,获取载荷数据进行分析。目前的测试方式依托两种不同形式的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及拉线位移传感器。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存在以下问题:(1)汽车行驶过程中,激光传感器的信号易出现断续,影响测试效果;(2)激光传感器价格比拉线位移传感器贵1-2倍。
目前的拉线位移传感器测试方案,如图1所示,通常将拉线位移传感器01焊接支架在车身大梁上,拉线位移传感器挂钩02固定在摆臂03上,通过杠杆比计算轮心跳动量及悬架跳动量。该测试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杠杆比过小(一般前悬杠杠比值为0.3-0.6)计算出来的悬架跳动存在误差(误差在3%-5%左右);(2)每部车型都要加工一组支架,且支架的固定需要焊接在车身上,破坏汽车零件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线位移传感器装置,其优点是拉线位移传感器布置在减震器上,通过测量减震器行程的方法,解决路试实验测量悬架跳动困难、测量结果误差大的问题;不破坏车辆结构;改变拉线的方向,为悬架跳动量的测量提供新思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拉线位移传感器装置,包括传感器固定支架和减震器固定支架,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可拆卸套设于拉线位移传感器,所述减震器固定支架可拆卸套设于减震器外筒上,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中心轴线和所述减震器固定支架中心轴线平行设置且两者紧邻固定连接,传感器挂钩固定连接在减震器安装点上,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顶端设置有滑轮装置,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的拉线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轮装置上且其一端与所述传感器挂钩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拉线位移传感器装置还可以是:
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为呈圆柱形的第一合页铰链,所述第一合页铰链包括呈半弧形的第一左合页和呈半弧形的第一右合页,所述第一左合页和所述第一右合页之间相邻一端连接处铰接,所述第一左合页和所述第一右合页之间另一端连接处通过螺栓松紧可调式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可拆卸套设连接于所述第一左合页和所述第一右合页之间。
所述第一合页铰链直径小于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直径1-2mm。
所述第一合页铰链高度为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高度的2/3处。
所述减震器固定支架为呈圆柱形的第二合页铰链,所述第二合页铰链包括呈半弧形的第二左合页和呈半弧形的第二右合页,所述第二左合页和所述第二右合页之间相邻一端连接处铰接,所述第二左合页和所述第二右合页之间另一端连接处通过螺栓松紧可调式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器外筒可拆卸套设于所述第二左合页和所述第二右合页之间。
所述第二合页铰链直径小于所述减振器外筒直径1-2mm。
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的高度和所述减震器固定支架的高度相同。
所述传感器固定支架和所述减振器固定支架通过金属板固定连接。
所述述滑轮装置包括支架和滑轮,所述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上,所述拉线位移传感器的拉线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轮上且其一端与所述传感器挂钩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98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