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转接头的KP普通晶闸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47257.4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7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全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4 | 分类号: | H01L29/74;H01L23/04;H01L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线 夹板 晶闸管 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 固定壳体 螺纹杆 表壁 竖直 固定连接线 固定效果 穿刺 固定壳 体内腔 行运动 圆弧状 转接头 适配 通孔 突刺 旋钮 转动 脱离 外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转接头的KP普通晶闸管,包括晶闸管本体,所述晶闸管本体的外部前表壁上安装有用于固定连接线的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前后表壁的中心处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壳体内腔中心处的竖直两端均设置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相靠近的一侧的的中心处两端均设置呈与连接线相适配的圆弧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钮的设置,方便于对螺纹杆的转动,通过螺纹杆和夹板的配合,可使得夹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运动,使得夹板对连接线进行加紧,通过突刺的设置,可对连接线进行穿刺,使得对导线的固定效果更好,在对连接线误碰的时候,可防止连接线与晶闸管本体的脱离,方便于日常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KP普通晶闸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转接头的KP普通晶闸管。
背景技术
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被称做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将其商业化;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控制极;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
传统的多转接头的KP普通晶闸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传统的多转接头的KP普通晶闸管的缺少连接线固定装置,对连接线的误碰可能造成连接线与多转接头的KP普通晶闸管的脱离,影响日常生活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多转接头的KP普通晶闸管缺少连接线固定装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转接头的KP普通晶闸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转接头的KP普通晶闸管,包括晶闸管本体,所述晶闸管本体的外部前表壁上安装有用于固定连接线的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前后表壁的中心处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壳体内腔中心处的竖直两端均设置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相靠近的一侧的的中心处两端均设置呈与连接线相适配的圆弧状,且圆弧状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穿刺连接线的突刺,所述固定壳体的内腔中心处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螺纹杆,且螺纹杆与两个夹板之间均是旋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夹板与固定壳体的竖直端内表壁之间通过伸缩杆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纹杆的底部与固定壳体的底部内表壁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螺纹杆的顶部贯穿固定壳体的顶部内表壁并焊接有旋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壳体远离晶闸管本体的一侧内表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水壳体,所述防水壳体上开设有与通孔相适配的防水孔,所述防水孔的孔壁上设置有环形的气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气囊之间通过防水壳体内腔设置的连通管连通,且连通管的中心处连通有进气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进气管的顶部贯穿防水壳体的顶部内表壁和固定壳体的顶部内表壁并安装有气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钮的设置,方便于对螺纹杆的转动,通过螺纹杆和夹板的配合,可使得夹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运动,使得夹板对连接线进行加紧,通过突刺的设置,可对连接线进行穿刺,使得对导线的固定效果更好,在对连接线误碰的时候,可防止连接线与晶闸管本体的脱离,方便于日常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全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全诚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47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