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作节能型的可旋转吊环瓶胚的中间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1306.5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3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斌;谭鸿波;刘文军;蒋涛;谭顺洪;文剑丹;王昌斌;曾德宇;莫强;凌敏;徐顺柳;叶海军;李鸿剑;王强;彭元均;沈力;蒲志勇;徐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1/14 | 分类号: | B29B11/1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作 节能型 旋转 吊环 中间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节能型的可旋转吊环瓶胚的中间体,属于吊瓶瓶胚技术领域。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形胚体;胚体内设有空腔,胚体的一端设有一个通向所述空腔的口部,胚体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封闭端在空腔外的一侧连接有浇口柱,浇口柱与中空锥体同轴设置,所述浇口柱上连接有吊环,吊环包括外环、连接筋键、内环和可折叠定向槽,所述外环通过可折叠定向槽与连接筋键相连接;内环呈圆环状且由内环外圈、内环内圈和浇注筋组成,浇筑筋的一端安装在内环内圈的侧壁上,浇筑筋的另一端与浇口柱连接;浇口柱的末端设有锥形限止帽,限止帽的直径大于内环内圈的直径;所述胚体分别和浇口柱、浇筑筋、内环、连接筋键、外环一体成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瓶瓶胚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节能型的可旋转吊环瓶胚的中间体。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吊瓶已逐渐取代传统玻璃吊瓶,大输液产品因其用药的特殊性,塑料容器类的PP软袋、直立式软袋、塑瓶等塑料输液软包装均需要在容器底部设置一个环以方便医院临床用药时的吊挂且临床吊挂药袋时对吊环的方位还有严格的要求。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多大输液企业对容器底部可旋转吊环的生产采取下述两种方式:
1、胚体上设计一个浇口,通过注塑设备制造出带浇口的瓶胚,在制瓶设备加热前由人工或设备将已制造好的吊环套到浇口上通过焊接堵头后再吹制成瓶;
2、胚体上设计一个浇口,通过注塑设备制造出带浇口的瓶胚,通过制瓶设备拉伸吹制成瓶,灌装后或灭菌后再通过人工或其它设备将吊环套到浇口上并焊接堵头后成型。
在方式1中,吊环的清洗及焊接的烟尘极易破坏药品生产区域洁净环境的洁净度,造成洁净环境中尘埃粒子的不合规,污染容器或药品。
在方式2中,在灌装后或灭菌后焊接吊环的不仅效率低下,焊接不合格还造成药品的浪费且焊接不当还存在漏液的风险。
上述两种方式中,除了存在上述问题还存在一个共有的问题就是:生产过程中零件增多,需要分别生产出瓶胚和吊环然后在焊接堵头,操作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节能型的可旋转吊环瓶胚的中间体,本实用新型的中间体为一体成型,制作可旋转吊环的瓶胚只需要一个零部件即本实用新型的中间体,本实用新型的中间体成型后只需通过手或者工具或者模具将内环和浇口柱之间的浇筑筋扯断即可,这样吊环就能实现可旋转连接在胚体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制作节能型的可旋转吊环瓶胚的中间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形胚体;胚体内设有空腔,胚体的一端设有一个通向所述空腔的口部,胚体的另一端为封闭端,封闭端在空腔外的一侧连接有浇口柱,浇口柱与中空锥体同轴设置,所述浇口柱上连接有吊环,吊环包括外环、连接筋键、内环和可折叠定向槽,所述外环通过可折叠定向槽与连接筋键相连接;所述内环呈圆环状且由内环外圈、内环内圈和浇注筋组成,浇筑筋的一端安装在内环内圈的侧壁上,浇筑筋的另一端与浇口柱连接;浇口柱的末端设有锥形限止帽,限止帽的直径大于内环内圈的直径;所述胚体分别和浇口柱、浇筑筋、内环、连接筋键、外环和限止帽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浇筑筋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注塑生产本实用新型的中间体时,先将聚丙烯或聚乙烯粒料通过注塑设备加热装置将其塑化并通过挤出装置将呈流体状的胶体通过模具由限止帽注入,胶体通过模具流道依次填充满圆柱形胚体、最后填充浇口柱,在填充浇口柱时,胶体还将沿着模具内吊环的内环的浇注筋的流道分别完成外环、可折叠定向槽、连接筋键的填充浇筑,最后胶体沿着浇注筋分别完成内环的内环外圈、内环内圈、浇注筋的填充浇筑,最后胶体在填充浇筑完限止帽,到此完成整个注胶过程,冷却、成型后,得本实用新型的中间体。本实用新型的中间体成型后只需通过手或者工具或者模具将内环和浇口柱之间的浇筑筋扯断即可,这样吊环就能实现可旋转连接在胚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1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