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接跟踪式激光收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30929.0 | 申请日: | 201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2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郑冠华;白雪敏;闫德凯;谢宇宙;吕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1A33/02 | 分类号: | F41A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0 | 代理人: | 奚晓宁;杨陈庆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接 跟踪 激光 收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接跟踪式激光收发机,包括夹具、壳体、组合式激光收发镜筒、跟踪调节机构,在所述壳体内设置跟踪调节机构及组合式激光收发镜筒,所述夹具为组合式夹具,所述组合式激光收发镜筒由激光接收镜筒和激光发射镜筒组成,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聚焦镜筒后侧且位置传感器位于聚焦镜筒光学焦平面上;所述跟踪调节机构与组合式激光收发镜筒连接,跟踪调节机构通过反馈电路加以控制。该激光收发机改变了以往激光发射装置安装在炮管上需要与瞄准镜轴线手动校准平行的方式,避免了因校准偏差和使用过程中导致的校准状态偏离,降低了使用人员对发射机安装精度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接跟踪式激光收发机装置,属于军用激光模拟训练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对抗激光交战演习中带有火控系统的重武器激光发射。
背景技术
在坦克等装甲重武器中,射击用的瞄准镜大都是具有自动跟踪稳定功能的火控系统。火控系统中的陀螺稳定光学组件,具有瞄准线稳定的功能,即无论坦克如何行进晃动,光学瞄准线(瞄准点)可以压住目标不乱跳晃动,而且还通过弹道计算机将火炮的弹着点实时调整到瞄准点上。因此坦克内的射手不仅可以看到稳定瞄准点和目标,而且炮弹能自动落到该瞄准点上,即“指哪打那”,射手所要做的就是操作好瞄准点,时刻对准目标即可,炮弹就能准确落到瞄准点对准的目标上。
在对抗性演习训练用中,使用激光发射替代实弹进行交战训练。对于带有火控系统重武器激光发射机,以往大多数的安装方式是夹持在炮管上或放置于炮管内,使用前需要将瞄准镜的瞄线与激光发射轴线进行校准才可以使用。如果校准不够精确或因为磕碰、振动,使瞄准镜瞄线和激光发射光轴的校准状态破坏,则会导致激光偏离瞄准点,只有进行重新校准才能够继续使用。且对激光发射机校准还需要借助辅助工装或特定的目标物才能完成,不便于现场修正校准状态。仅仅依靠初始校准仅能保证静态射击条件下的命中准确性,也即需要停止前进后再瞄准射击;但在动态射击过程中,火控系统对瞄准点进行实时修正是稳定的,而武器炮管有晃动,其姿态变化使得激光光斑无法与瞄准点同步,必然会导致激光与当前瞄准点发生偏离,致使无法准确命中目标,使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对于以往重武器激光发射机,存在如下缺点:
1、安装方式为夹持在炮管上,易受磕碰;
2、使用前需进行静态校准,对校准精度要求高;
3、校准状态易破坏,需重新校准,校准方式复杂;
4、动态射击过程中,激光命中点与瞄点偏离晃动,无法进行射击训练。
如何解决上述激光命中点与瞄准点无法同步的问题,避免繁琐的激光校准过程,方便使用者操作,成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重武器激光发射机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
1、通过自动跟踪的方式替代人工校准,即使发生偏离也可以自动恢复校准状态;
2、在动态射击条件下,激光命中点依然与瞄点保持一致;
3、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对使用者要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技术方法是:找到火控系统瞄准线的空间方向,按此方向发射对抗交战激光,即可实现 “指哪打哪”的效果。装甲重武器的火控系统都为封闭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装置套接固定在火控系统向外观察的窗口外侧,实时监测火控系统的瞄准线方向,通过两维跟踪电机实时控制激光发射轴线与之保持平行,此时发射的激光束将准确地打在所瞄准的目标上。
本装置采用分光光路设计,不影响射手正常的观察瞄准,只是从此主光路中分出一小部分光,用于实时监测瞄准线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30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防夹条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机绝缘破损的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