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人体轮廓识别的防酒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9589.1 | 申请日: | 2019-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7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薛兴乐;高哈尔·霍生拜克;杨鑫茹;边晨;韩锐;姜铭山;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28/06 | 分类号: | B60K28/06;B60Q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体 轮廓 识别 防酒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体轮廓识别的防酒驾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通信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定位模块,提醒模块;通信模块包括GPRS模块14,用于发送信息;检测模块包括空气酒精检测模块6、呼气式酒精检测模块7、二氧化碳检测模块9,用于检测车内酒精含量、驾驶员呼出气体酒精含量及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检测模块还包括人体轮廓识别模块13,能识别人体轮廓;控制模块包括ECU12,用于处理各模块数据、发出酒精检测信号、生成提醒信号、定期生成驾驶行为报告、禁止或允许目标车辆启动;定位模块包括GPS模块11,用于车辆定位;提醒模块包括HUD10,用于将ECU指令或信息通知驾驶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体轮廓识别的防酒驾装置。
背景技术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目前市场上的防酒驾产品可分为以下三种:
①:警用呼气酒精检测仪。目前交警采用这种方式查酒驾,这种检测方式不能普遍地防止酒驾,检测效率低。
②:激光测量酒精装置。这种装置通过对行驶车辆照射激光检测车内乙醇含量,成本较高,结果不准确。
③:通过检测驾驶员身体特征判断是否酒驾。这种方式成本较高,检测不准确,容易误判,实用性低。
目前市场上缺乏一款实用性较强的检测精度高且具有显著效果的防酒驾产品。
目前市场上已研发的防止汽车酒后驾驶产品,其中关于驾驶员酒精检测都缺乏严密的逻辑,很容易造成车内其他乘客代替驾驶员进行酒精检测,没有从根本上有效避免酒驾行为,因此,在目前仍然没有基于人体轮廓识别的防酒驾装置。从根本上杜绝酒后驾驶,已经成为目前亟需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体轮廓识别的防酒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并不存在与车辆配套的酒后驾驶检测设备,而导致的无法预防酒驾发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人体轮廓识别的防酒驾装置,包括:定位模块、控制模块、检测模块、通信模块和提醒模块;
定位模块用于获取驾驶员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用于收集并处理各模块数据,发出信号酒精检测信号,禁止或允许目标车辆启动,生成提醒信号、定期生成驾驶行为报告;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内空气酒精含量、驾驶员呼出气体酒精含量、驾驶员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超过预设阈值,检测模块还包括人体轮廓识别模块,能识别人体轮廓,可以排除“非驾驶员代替驾驶员测试”的情形。
通信模块,通过GPRS模块向紧急联系人发送信息,告知驾驶员酒驾、醉驾的情况,进行警戒,紧急联系人可以及时拨打驾驶员电话阻止驾驶;通过GPRS 模块将控制模块生成的驾驶行为报告发送给用户。
提醒模块,能够在要求驾驶员通过吹气装置吹气时,利用HUD(平视显示器) 10在前挡风玻璃上投影出:“请您通过吹气口吹气检测”,在驾驶员因饮酒汽车不能启动时,利用HUD(平视显示器)10在前挡风玻璃上投影出:“请勿酒后驾驶,您因为饮酒不能开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装置包括吹气装置8、空气酒精检测模块6、人体轮廓识别模块13、ECU12、GPS模块11、GPRS模块14及线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95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工业生产的化工反应釜
- 下一篇:一种焦炉集尘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