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部标识牌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4401.4 | 申请日: | 2019-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6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方方;邓宝松;张建民;李峰;曾荣仁;水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后勤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〇九工厂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16H10/65 |
代理公司: | 11781 北京丰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学康 |
地址: | 1000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装置 颈部 本实用新型 封装装置 缓冲装置 识别装置 标识牌 减震 身份识别 相关信息 依次连接 耐冲击 耐高温 识别牌 缓冲 地震 火灾 记录 战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部标识牌,所述颈部标识牌包括识别装置、封装装置、缓冲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识别装置和所述封装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两侧的凹槽内,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两侧再依次连接所述缓冲装置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颈部识别牌可以在平时或者特种事件场合下(地震\火灾\战争)使用,用于身份识别、记录人员相关信息等,其具有耐高温、耐冲击、减震缓冲等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险行业身份标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颈部标识牌。
背景技术
危险行业的从业者(例如:解放军、武警、公安人员、救援人员)在特种事件场合下(地震\火灾\战争)发生危险或牺牲后,无法在第一时间确认身份,无法对其进行快速施救,或者牺牲后,有时遗体无法有效确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部标识牌,它能够通过标识牌识别出记录的照片、指纹、DNA、血型、过敏史、医疗史等信息,为后续的用药、输血、输液和救治提供信息支持;通过记录姓名、性别、证件号、血型等能够准确辨认遗体、确认遗骸,为安置和抚恤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颈部标识牌,包括识别装置、封装装置、第一缓冲装置、第二缓冲装置、第一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和第三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的两侧开有凹槽,识别装置和封装装置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装置4两侧的凹槽内,封装装置外侧固定有第一缓冲装置,第一缓冲装置外侧固定有第二固定装置,识别装置的外侧固定有第二缓冲装置,第二缓冲装置的外侧固定有第三固定装置。
所述的识别装置、封装装置、第一缓冲装置、第二缓冲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和第三固定装置的外形均与第一固定装置的凹槽外形相匹配。
所述识别装置中安装有高频芯片、超高频芯片和天线,识别装置的天线采用PCB天线。
所述识别装置内储存有人员的信息。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孔。
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为硅胶缓冲垫,采用高性能硅橡胶。
所述第一缓冲装置和第二缓冲装置为采用高性能硅橡胶。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的材料为316L不锈钢。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为康宁化学强化硅酸铝板材。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上刻有个人基本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方面能够通过标识牌识别出记录的照片、指纹、DNA、血型、过敏史、医疗史等信息,对人员进行及时救治,或者准确辨认遗体、确认遗骸,另一个方面实现身份认证与人员全域管理,记录个人指纹和部职别等信息,能够识别人员身份、有效防范假冒身份,拓展重要场所、特殊人群等管理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颈部标识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二固定装置,2第一缓冲装置,3识别装置,4第一固定装置,5封装装置,6第二缓冲装置,7第三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后勤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〇九工厂,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后勤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〇九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44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频RFID标签及标签天线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移动U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