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耐挤压的控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03728.1 | 申请日: | 201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62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常云德;杨大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纵横高科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8 | 分类号: | H01B7/08;H01B7/18;H01B7/282;H01B7/29;H01B7/17;H01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53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压 线芯 耐磨结构 结构层 电缆 耐磨结构层 并排分布 填充 电磁屏蔽结构 电缆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防水结构层 耐火结构层 电磁屏蔽 抗压能力 控制电缆 耐磨性能 使用寿命 延长电缆 依次设置 接触槽 耐高温 耐挤压 阻热性 最外层 包带 隔开 耐磨 防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耐高温耐挤压的控制电缆,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耐磨结构层、耐火结构层、防水结构层、电磁屏蔽结构层、包带结构层和填充结构层,所述填充结构层中并排分布有若干组线芯本体,相邻两个所述线芯本体之间通过耐压结构隔开,最外层的所述耐磨结构层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组耐磨结构,所述耐磨结构中开设有空腔,所述耐压结构包括耐压块,所述耐压块和线芯本体接触的一侧开设有接触槽。利用材料本身的性能,提升了电缆的耐磨、耐火、防水、电磁屏蔽、阻热性能,线芯本体并排分布,提升了电缆的抗压能力,通过耐磨结构的设计,提高了电缆外表的耐磨性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高温耐挤压的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子计算机、仪器仪表的应用日益普及,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对与其配套的电缆的性能也不断提高。一些用在特定环境中的电缆需要耐挤压性能强特性,以防止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影响工作,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这就需要提高电缆耐挤压能力,传统电缆一般采用圆形的形式,抗挤压效果不理想,如何发明一种耐高温耐挤压的控制电缆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耐挤压的控制电缆,旨在改善电缆耐挤压能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高温耐挤压的控制电缆,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耐磨结构层、耐火结构层、防水结构层、电磁屏蔽结构层、包带结构层和填充结构层,所述填充结构层中并排分布有若干组线芯本体,所述线芯本体的外部均设置有绝缘层,相邻两个所述线芯本体之间通过耐压结构隔开,最外层的所述耐磨结构层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组耐磨结构,所述耐磨结构为半椭圆形的凸状结构,所述耐磨结构中开设有空腔,所述耐压结构包括耐压块,所述耐压块和线芯本体接触的一侧开设有接触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耐磨结构层呈扁平状,所述耐磨结构层的厚度不小于2mm,耐磨结构层可采用聚乙烯材料或者聚氯乙烯材料,所述耐火结构层为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料层,所述耐火结构层的厚度不小于3mm,具有一定的阻燃效果,所述防水结构层为聚氯乙烯结构层,所述防水结构层的厚度不小于0.5mm,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电磁屏蔽结构层为碳纳米管/羟基磷灰石纳米线导电无纺布,具有一定的电磁屏蔽效果,所述填充结构层为岩棉结构层,岩棉结构层具有很好的阻热作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绝缘层为厚度不小于1mm的聚乙烯结构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耐磨结构的高度在3-5mm之间,所述空腔呈椭圆形,通过通过耐磨结构的设计,提高了电缆外表的耐磨性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耐压块呈哑铃型,耐压结构能够承受一部分的压力,进而使得施加在单个线芯本体上的压力减少,所述耐压块上的接触槽为圆弧形,所述耐压块为橡胶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耐高温耐挤压的控制电缆,采用复合式的结构,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材料本身的性能,提升了电缆的耐磨、耐火、防水、电磁屏蔽、阻热性能,线芯本体并排分布,使得电缆本身被设计成扁平状,在受到挤压力时,受力接触面大,使得单位面积电缆上受到的压强变小,从而提升了电缆的抗压能力,通过增设耐压结构,当电缆受到挤压时,耐压结构能够承受一部分的压力,进而使得施加在单个线芯本体上的压力减少,进而达到减压的作用,提升了线芯本体的抗压能力,通过耐磨结构的设计,提高了电缆外表的耐磨性能,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纵横高科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纵横高科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03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屏蔽护套的小截面多芯软电线
- 下一篇:一种带有防短路结构的FFC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