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障碍移动工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98847.2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3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潇;吴建中;张焘;杨云;靳平生;李辉;戴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江西大乘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6 | 分类号: | B21D22/06;B30B15/06;B30B15/28 |
代理公司: | 杭州仁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7 | 代理人: | 郑新军 |
地址: | 344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障碍 移动 工作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冲压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障碍移动工作台,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两条平行的导轨,两条导轨之间设有工作台本体,电缆储放槽的上端设有边框,边框内设有若干并排分布的矩形的盖板,盖板与边框的左侧铰接,边框的右侧设有盖板挡边;工作台本体的后端设有电控箱,电控箱的底部连接有柔性电缆,电缆储放槽的开口端设有翻板犁头,翻板犁头的右侧通过刚性连接管与电控箱的底部固定连接,翻板犁头内设有与刚性连接管连通的电缆引线孔,柔性电缆的另一端与电缆储放槽底部的供电座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柔性电缆设置在地下,不会在地面上形成障碍,工人、物料小车可以在地面上正常活动而不会受到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冲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障碍移动工作台。
背景技术
在冲压厂冲压生产线中,为了更好的利用压力机的在线作业时间,通常一台压力机对应两个移动工作台,其中一个移动工作台通过压力机作业的时候,另一个工作台上进行换模、上下料;两个移动工作台交替工作,从而提高压力机的利用率。目前通常是在厂房地面上安装两条平行的轨道,移动工作台在轨道上往复移动,柔性电缆线随着移动工作台的移动而移动,尤其是大型的移动工作台,其移动距离超过几十米,如果直接将电缆置于地面上,电缆在厂房地面上来回拖动形成障碍,这种障碍会严重影响工人行走,影响物料小车的移动,甚至还会与其他设备卡住而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工作台的电缆在地面上来回拖动造成障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不会影响工人行走、不会影响物料小车移动的无障碍移动工作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障碍移动工作台,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两条平行的导轨,两条导轨之间设有工作台本体,所述地面上位于两条导轨之间的部位设有与导轨平行的电缆储放槽,所述电缆储放槽的上端设有边框,所述边框内设有若干并排分布的矩形的盖板,所述盖板与边框的左侧铰接,边框的右侧设有盖板挡边;所述工作台本体的后端设有电控箱,电控箱的底部连接有柔性电缆,所述电缆储放槽的开口端设有翻板犁头,所述翻板犁头的上端高出地面所在的平面,所述翻板犁头的右侧通过刚性连接管与电控箱的底部固定连接,翻板犁头内设有与刚性连接管连通的电缆引线孔,柔性电缆的一端穿过电缆引线孔、刚性连接管后与电控箱电连接,柔性电缆的另一端与电缆储放槽底部的供电座电连接。
柔性电缆置于地下的电缆储放槽内,电缆储放槽的开口端通过盖板盖住,柔性电缆的上端穿过翻板犁头、刚性连接管后与电控箱连接,工作台本体在导轨上来回移动,移动过程中通过刚性连接管带动翻板犁头在电缆储放槽的开口端移动,翻板犁头移动过程中将对应的盖板顶起,翻板犁头离开盖板时,盖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盖平;因此,无论工作台本体移动到哪个位置,只有在翻板犁头对应处的盖板处于打开状态,其他的盖板在重力的作用下均处于与地面平齐的状态,在外界也看不到柔性电缆,因此在地面上不会存在任何障碍(柔性电缆的障碍或电缆储放槽的障碍),工人可以在地面上自由行走,物料小车等可以在地面上来回移动,整体更加稳定、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翻板犁头的前后两个侧面均为斜面,翻板犁头的顶面为弧面。翻板犁头前后移动过程中,通过斜面将盖板顶起,翻板犁头离开盖板时,盖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盖在边框上并与地面保持共面。
作为优选,所述翻板犁头的底部设有电缆导向座。电缆导向座对柔性电缆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防止电缆打结、扭转。
作为优选,当翻板犁头完全顶起盖板时,盖板与地面的夹角为25°-45°。盖板的最大打开角度处于该范围内,能保障盖板打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稳定下落,减小盖板卡住的概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江西大乘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江西大乘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988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