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让位式调整臂齿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87831.1 | 申请日: | 2019-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6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林第磊;林玲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华联粉末冶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44 | 分类号: | F16D6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60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让位 调整 齿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让位式调整臂齿条,属于机械领域。让位式调整臂齿条包括本体,本体底面一端具有沿本体底面长度方向分布的齿牙部,本体底面另一端具有作用弹簧的作用部且这端还具有伸出卡头,本体底面还具有沿本体底面长度方向开设的第一让位槽,第一让位槽的内壁轮廓呈弧形,第一让位槽的一端具有阻挡面一,第一让位槽的另一端具有阻挡面二。本齿条具有对弹簧的让位结构,增加弹簧的运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涉及让位式调整臂齿条。
背景技术
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也称“自动间隙调整臂”或“自动调整臂”。自动调整臂的大致工作过程是开始刹车时,调整臂带动凸轮轴转过间隙角度和超量间隙角度,并精确记录产生的磨损。此时凸轮角行程处于间隙区,间隙区的特点是制动力矩变化不大。继续刹车时,凸轮角行程进入弹性变形区,制动力矩急剧上升,直至车停住。松开踏板,刹车回程,制动力矩下降,凸轮角行程回到间隙区。自动调整臂根据刹车时记录的超量间隙,内部调整机构通过涡轮带动凸轮轴转过一定角度,从而完成一次调整。
齿条是调整臂中的重要结构,如申请号为2010202661580,申请日为2010年7月14日,实用新型名称为齿条式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记载了一种齿条式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该调整臂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蜗杆、与蜗杆啮合中心带有花键轴孔的蜗轮,离合器总成、盖板,还包括一个齿条联动机构,齿条联动机构被设置在壳体中蜗轮侧面的凹槽内,齿条联动机构由与蜗杆上的主动轮相啮合的齿条和设置在齿条凹槽内的回位弹簧构成,蜗杆的一端设置有定位轴套,另一端梯形轴上设置有小环套、离合器总成。结合上述专利的说明书附图图3所示,当调整臂上的蜗轮装于汽车制动器的凸轮轴上,壳体上臂端的气动推杆连接孔连接汽车制动气室推杆。当汽车制动气室推杆摆动时,壳体转动,齿条联动机构随之移动,齿条带动与其啮合的主动轮组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由此可见,齿条的下方为弹簧,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行业目前现有结构分析,上述齿条并没有提供为弹簧的让位结构,使弹簧接触齿条的平面或与齿条接触面具有一定距离,导致弹簧在压缩复位过程中的不稳定,容易发生上下左右方向的窜动,稳定性很差,因此目前的齿条结构有必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让位式调整臂齿条,本让位式调整臂齿条具有对弹簧的让位结构,增加弹簧的运动稳定性。解决了现有齿条没有让位结构,导致弹簧运动不稳定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让位式调整臂齿条,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底面一端具有沿本体底面长度方向分布的齿牙部,所述本体底面另一端具有作用弹簧的作用部且这端还具有伸出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底面还具有沿所述本体底面长度方向开设的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的内壁轮廓呈弧形,所述第一让位槽的一端具有阻挡面一,所述第一让位槽的另一端具有阻挡面二。
第一让位槽的内壁轮廓指的是横切面轮廓。齿牙部的作用是啮合调整臂上的主动轮,当汽车制动气室推杆摆动时,壳体转动,齿条带动与其啮合的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从而带动凸轮轴转动。齿条的长度方向即齿条的运动方向,齿条安装在调整臂外壳内,齿条上具有作用部的一端下方放置有弹簧,调整臂外壳上开设有安装弹簧的开槽。当齿条来回运动,作用部能够作用弹簧使弹簧压缩。伸出卡头与壳体发生啮合,当壳体转动时,伸出卡头发生运动从而实现齿条运动。弹簧的顶部区域位于第一让位槽内,第一让位槽的形状与弹簧顶部形状匹配,因此齿条与弹簧贴合可靠,增强了齿条与弹簧之间的匹配程度,从而使弹簧在运动收弹过程中稳定性强,极大程度减少窜动。其次,作用部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齿条中作用部相同,只是由于第一让位槽的开设,弹簧上部分区域可以说进入齿条内,因此对作用部的长度要求变低,使作用部变短不容易发生断裂,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阻挡面一和阻挡面二的作用是对弹簧限位,使弹簧能够实现压缩和扩张。
上述的让位式调整臂齿条,所述第一让位槽位于所述齿牙部和作用部之间,所述阻挡面二是所述作用部上的一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华联粉末冶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华联粉末冶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87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染企业降低废水中化学需氧量降低机构
- 下一篇:一种物料自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