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共补滤波电容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63455.2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2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万向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H01G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陈列生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波 电容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共补滤波电容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接线架,所述接线架设在壳体主体的顶端位置,所述接线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内端通过卡板和卡架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所述卡架的内端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外壳的内端设有防护罩壳,所述防护罩壳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位置固定插接有套轴架,所述顶杆的下端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端头位置处连接有内杆。本实用新型为共补滤波电容壳体,通过第二外壳的设置,实现内端方便察看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共补滤波电容壳体。
背景技术
共补偿波电容壳体是用来保护内端共补偿波电容所设置的一种壳体,起到保护以及内端散热连接的目的,方便进行内端电容的防护工作,但是目前共补偿波电容壳体存在以下问题,存在不便于进行内端察看的现象,会造成一定的不便,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补滤波电容壳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共补滤波电容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接线架,所述接线架设在壳体主体的顶端位置,所述接线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内端通过卡板和卡架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所述卡架的内端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外壳的内端设有防护罩壳,所述防护罩壳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位置固定插接有套轴架,所述顶杆的下端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端头位置处连接有内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内端通过内杆与放置架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内端通过内杆、放置架和转动杆与防护罩壳转动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架内端的第一限位板与卡板适配卡接。
优选的,所述卡架内端的第二限位板与第一外壳的另一端面相适配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主体内端的接线架通过导线穿插顶杆与第二外壳内端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安装第二外壳,第二外壳内端的放置架可通过转动杆在第二外壳的内端进行转动工作,放置架进行电容的放置工作,使用者可通过放置架的转动,观察内端所有的电容,方便进行安装以及拆卸工作,改变传统排列的样式,方便进行内端的察看。
2、通过安装第二外壳,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也采用转动连接工作,使用者可通过卡架带动第二外壳的转动,使得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形成封闭的内部环境,且通过卡架内端的第一限位板实现第二外壳与第一外壳上端的卡板实现固定,通过卡架内端的第二限位板可与第一外壳的另一头进行连接,通过翻折式的设计,方便进行内端的察看工作,且使用者可通过顶杆上端开设的槽体进行穿线工作,方便进行后期的布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主体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主体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主体;2-接线架;3-第一外壳;4-卡板;5-卡架;6-第二外壳;7-第一限位板;8-第二限位板;9-防护罩壳;10-内杆;11-放置架;12-转动杆;13-顶杆;14-套轴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万向腾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万向腾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634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热膜自动烫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园林花木移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