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镀槽的水浴循环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7998.5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6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博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21/02 | 分类号: | C25D2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陈昊宇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水浴 循环 加热 系统 | ||
一种电镀槽的水浴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电镀槽及外加热槽;外加热槽密闭设置且槽中设有加热装置;电镀槽中固设有传热盘管,传热盘管与外加热槽通过第一、第二管道连通;第一管道连设于外加热槽的底部及传热盘管的出口处,并通过泵浦将电镀槽中的加热介质抽送至外加热槽中;外加热槽中的加热装置对抽入的加热介质加热,之后通过第二管道流回至电镀槽的传热盘管中;当加热介质为液体时,第二管道与外加热槽的连接口位置低于外加热槽中的液面位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加热的方式,通过采用加热介质利用传热盘管间接加热电镀槽中的电镀液,能够有效避免直接加热导致的电镀液分解失效的问题,且安全性得到了保证,加热装置也更便于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槽的水浴循环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电镀工艺是利用电解的原理将导电体附上一层金属的方法。电镀是指在含有预镀金属的盐类溶液(电镀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电镀液中预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为了保证电镀效率,通常会对电镀槽中的电镀液进行加热,以使其温度维持在一合适区间。通常,电镀液的加热多采用加热器直接加热完成。具体的做法是将电加热器直接放置在电镀槽中进行加热,为了保证整个电槽液内的电镀液温度均匀,通常还需要进行电镀液进行循环或加装打气设备。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一、对于一些易分解电镀液,由于加热器表面温度过高,易引起电镀液分解,从而导致电镀液失效;二、电镀槽中电镀液的加热通常都是采用电加热棒来实现,由于电加热棒的接线接近电镀槽中的电镀液,因此极易引起电加热棒接线部的阻值降低,引起电气火灾事故。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槽的水浴循环加热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镀槽的水浴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电镀槽以及外加热槽;其中,所述外加热槽为密闭设置,槽中设有加热装置;
所述电镀槽中固设有一传热盘管,该传热盘管中灌注有加热介质,并与所述外加热槽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管道连设于外加热槽的底部以及传热盘管的出口处,并通过泵浦将所述传热盘管中的加热介质抽送至所述外加热槽中;
所述外加热槽中的所述加热装置对抽入的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加热介质通过所述第二管道流回至所述电镀槽的传热盘管中;并且,当所述加热介质为液体时,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外加热槽的连接口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外加热槽中的液面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器。
2.上述方案中,所述外加热槽中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一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3.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电磁阀,该电磁阀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并与所述加热装置电性连接,用于开启或关断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镀槽的水浴循环加热系统;包括电镀槽及外加热槽;外加热槽密闭设置且槽中设有加热装置;电镀槽中固设有传热盘管,传热盘管与外加热槽通过第一、第二管道连通;第一管道连设于外加热槽的底部与传热盘管的出口处,并通过泵浦将传热盘管中的加热介质抽送至外加热槽中;外加热槽中的加热装置对抽入的加热介质加热,之后通过第二管道流回至电镀槽的传热盘管中;且当加热介质为液体时,第二管道与外加热槽的连接口位置低于外加热槽中的液面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博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博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7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地铁屏蔽门
- 下一篇:一种木材加工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