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拆除齿轮轴上齿轮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44136.7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8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何中文;蒙慰艳;吴文智;王彤;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8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除 齿轮轴 齿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拆除齿轮轴上齿轮的装置,包括底板、刚性顶举件、多根均布的受力拉杆和顶板,受力拉杆的一端与底板可拆卸的连接,受力拉杆的另一端与顶板可拆卸的连接,刚性顶举件可拆卸的固定在底板朝向顶板的一侧,使刚性顶举件的顶举部正对所述顶板,其特征在于,顶板中心至边缘处贯穿开设有用于卡套在齿轮轴上的第一开槽,顶板内侧还设有加强用的顶板垫。本实用新型通过顶板上的第一开槽,使顶板卡合在齿轮轴上,利用刚性顶举件对齿轮轴产生轴向作用力,顶板和底板对齿轮和刚性顶举件轴向上自由度的限制,使顶板对齿轮产生一个与顶举方向相反的拉力,将齿轮从齿轮轴上平稳的拆除下来,避免了现有技术拆除齿轮时对齿轮轴造成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拆除齿轮轴上齿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轧钢厂的生产设备中,辊道是保有量非常大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辊道与齿轮的使用寿命不相同,辊道的寿命要远比齿轮长,最常发生的是齿轮需要提前报废,因此在检修中往往需要更换齿轮。目前,现有技术中采用气割法对齿轮进行破坏性拆除,这种方法对工人操作要求非常高,一旦操作不当不仅会割伤齿轮轴,同时会对齿轮轴产生热影响,从而影响它原有热处理的效果,严重时还会导致其受热变形,最终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如何将齿轮平稳的从齿轮轴上取下,既保护齿轮轴不被损坏,也不会产生热影响和热形变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拆除齿轮轴上齿轮的装置,包括底板、刚性顶举件、多根均布的受力拉杆和顶板,所述受力拉杆的一端与底板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受力拉杆的另一端与顶板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刚性顶举件可拆卸的固定在底板朝向所述顶板的一侧,使所述刚性顶举件的顶举部正对所述顶板,所述顶板中心至边缘处贯穿开设有用于卡套在齿轮轴上的第一开槽,所述顶板内侧还设有加强用的顶板垫。
在实际进行拆除齿轮的操作时,齿轮轴的另一端往往连接有其他大型设备装置,为了便于连接,通过顶板上设有的第一开槽,可以通过径向从侧面使顶板卡合在齿轮轴上,让齿轮位于顶板和刚性顶举件的顶举部之间。使用时,操作刚性顶举件,使刚性顶举件的顶举部对齿轮轴产生轴向作用力,而顶板和底板限制了齿轮和刚性顶举件轴向上的自由度,从而使顶板对齿轮产生一个与顶举方向相反的拉力,最终将齿轮从齿轮轴上平稳的拆除下来,避免了现有技术气割法拆除齿轮时对齿轮轴造成的损伤。
进一步,所述顶板垫由上块顶板垫和下块顶板垫拼接而成,所述上块顶板垫与下块顶板垫相对的一侧边缘贯穿设有第二开槽,所述下块顶板垫与上块顶板垫相对的一侧边缘贯穿设有第三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与所述第三开槽相互拼接形成与齿轮轴对应的圆孔,所述上块顶板垫和所述下块顶板垫背向开槽所在侧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受力拉杆相匹配的通孔,并通过所述通孔与受力拉杆连接。当齿轮与齿轮轴连接较为牢固时,则需要采用顶板垫对顶板进行加固,避免在拆除过程中因作用力度过大,对顶板造成的损伤。顶板垫由上块顶板垫和下块顶板垫组成,两块顶板垫互相相对一侧边缘处均设有开槽,通过两块顶板垫上的开槽,可以将顶板垫卡接在齿轮轴的四周,使顶板垫与齿轮轴完全匹配。上块顶板垫和下块顶板垫背向开槽所在侧的两端还设有通孔,两块顶板垫可以通过通孔调整其在受力拉杆上调整位置。根据齿轮轴的大小尺寸,可配套设置多个顶板垫,以使顶板垫与齿轮轴能完全匹配。
进一步,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顶板垫周围设有与受力拉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顶板垫通过通孔套设在所述受力拉杆上并可沿轴向移动,所述受力拉杆的两端设有螺纹,螺纹部位旋接有螺帽用于将底板、顶板和顶板垫限位于两端螺帽之间。底板、顶板和顶板垫通过通孔与受力拉杆连接,并且可通过通孔在受力拉杆上沿轴向移动,以调整底板、顶板、顶板垫相对于齿轮轴、齿轮的位置,再通过螺帽将顶板、顶板垫和底板固定住,使用时防止其从受力拉杆上滑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441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生态棚
- 下一篇:用于多底盘匹配的副车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