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旋翼的无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007958.8 | 申请日: | 201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1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兰;孙旭楠;谭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马鞍山)新材料科创园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C27/06 | 分类号: | B64C27/06;B64C2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无人机 | ||
1.一种可折叠旋翼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1);
第一电机(2),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
旋翼(3),由所述旋转轴带动转动,所述旋翼(3)可折叠至与所述机身(1)轴线平行;
万向联轴器及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机身(1)内,所述万向联轴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一电机(2)的非输出端;
摄像装置(4),设置于所述机身(1)下端,且能相对于所述机身(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旋翼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4)下方的起落架(5),所述起落架(5)包括安装架(51)以及相对于所述安装架(51)可展开以及收回的若干起落爪(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旋翼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1)内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通过连杆机构带动若干所述起落爪(52)同步展开或收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旋翼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1)固设于所述摄像装置(4)下方;或者所述安装架(5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摄像装置(4)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旋翼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包括内转轴(6)和套设于所述内转轴(6)的外转轴(7),所述内转轴(6)和所述外转轴(7)均由所述第一电机(2)驱动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旋翼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轴(6)和所述外转轴(7)均固设有连接板(8),两个所述连接板(8)沿轴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8)与所述旋翼(3)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旋翼(3)与所述连接板(8)之间能通过卡接结构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旋翼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板(8)端部的卡孔,以及设置于所述旋翼(3)端部的卡扣,所述旋翼(3)与所述连接板(8)平齐时,所述卡扣扣合于所述卡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可折叠旋翼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8)中心部位固接于所述内转轴(6)以及所述外转轴(7),且所述连接板(8)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所述旋翼(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旋翼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呈竖直管状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旋翼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上设有距离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马鞍山)新材料科创园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科(马鞍山)新材料科创园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795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