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翼风洞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2913.3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1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成;张泽峰;刘富;袁豪谦;黄海龙;张会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G01M9/08;B64F5/60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022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翼肋 翼盒 机翼 风洞模型 后腹板 前腹板 腹板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装配开口 蒙皮 风洞模拟实验 航天航空技术 回字型结构 颤振特性 飞机机翼 风洞试验 加工周期 间隔设置 模拟机翼 展开方向 制造成本 有效地 重量轻 穿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航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机翼风洞模型。该机翼风洞模型包括翼肋、翼盒、腹板和蒙皮,翼肋沿机翼的展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个翼肋均设置有装配开口;翼盒穿设于多个翼肋的装配开口内,翼盒的横截面呈回字型结构;腹板包括前腹板和后腹板,前腹板和后腹板分别位于翼盒的两侧,翼肋的一端连接于前腹板上,另一端连接于后腹板上;蒙皮敷设在翼肋、翼盒和腹板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翼风洞模型重量轻,加工周期短,制造成本低,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飞机机翼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风洞模拟实验精确性,在风洞试验中可以更有效地模拟机翼的颤振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翼风洞模型。
背景技术
飞机在气流中运动的时候,会受到空气动力、惯性力和弹性力,三者的相互作用会形成一种自激的振动,也被称为颤振现象。当飞机的飞行速度超过颤振临界速度时,飞机将发生不可逆的结构性破坏。因此为了确定飞机的整体或局部颤振临界速度,研究相关结构参数对颤振特性的影响,校核已设计的飞机颤振特性和理论计算方法,需要加工低速颤振风洞模型并进行风洞试验。
现有的低速颤振风洞模型采用的是金属梁架与木头框段结构设计制造方法。其中金属梁架作为颤振风洞模型的主要承力构件,提供机翼的绝大部分刚度和强度,木头框与蒙皮则主要负责气动维形和气动力传递,对模型的刚度贡献较小,结构效率很低。此外,此类模型的金属梁与木头框和蒙皮的连接需要定位和装配,通常存在较大的制造误差,不利于对气动外形的精确模拟,并影响风洞试验的精准性。
现有的颤振风洞模型加工成本高昂,加工周期很长。此类模型的金属梁架为单梁或多梁形式,是缩比模型的主要成立构件,提供绝大部分的刚度和强度,通过机加工铣削而成,耗费较多的材料;木头框与蒙皮则负责提供气动维形和气动力传递。其中木头框依靠人力加工,费时费力且存在较大的制造误差,不利于气动外形的精确模拟,严重影响了风洞试验的精准性,同时需要与金属梁进行繁复的定位,装配效率太低;而蒙皮通常为油纸,对模型的刚度贡献较小,结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翼风洞模型,加工成本低,风洞试验模拟效果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翼风洞模型,包括:
翼肋,沿所述机翼的展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翼肋均设置有装配开口;
翼盒,穿设于多个所述翼肋的装配开口内,所述翼盒的横截面呈回字型结构;
腹板,包括前腹板和后腹板,所述前腹板和所述后腹板分别位于所述翼盒的两侧,所述翼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前腹板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腹板上;
蒙皮,敷设在所述翼肋、所述翼盒和所述腹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风洞模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翼盒由多个翼盒单元拼接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风洞模型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翼盒单元设置有拼接接头,相邻的两个所述翼盒单元通过所述拼接接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风洞模型的优选方案,相邻的两个所述拼接接头通过环氧树脂胶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风洞模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拼接接头的形状为L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风洞模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蒙皮包括上蒙皮和下蒙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风洞模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蒙皮和所述下蒙皮均由多个蒙皮单元拼接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风洞模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于所述翼肋或所述蒙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风洞模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配重块设置有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2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局部水滴收集系数测量组件
- 下一篇:一种直升机机翼气流回旋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