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集水面漂浮物的太阳能无人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1874.7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3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智鹏飞;盛雪松;徐轲;王海丰;朱琬璐;宦键;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芊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B63H21/17;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史慧敏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水面 漂浮 太阳能 无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集水面漂浮物的太阳能无人艇,包括船体和设在船体内的主机,所述船体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左甲板和右甲板,所述左甲板和所述右甲板上均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左甲板和所述右甲板之间的所述船体上部设有图像采集识别装置,所述左甲板和所述右甲板之间的所述船体下部设有收集装置,所述船体的尾部设有推进螺旋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图像采集识别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机连接,所述船体内还设有分别与所述主机连接的天气检测模块、定位模块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连接所述推进螺旋桨。本实用新型实现长时间不间断作业,自动清理漂浮物,减少了能量消耗和投入的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集水面漂浮物的太阳能无人艇。
背景技术
智能无人艇是一种具有自主学习、自组网集群化作业、三位一体自主避障等功能的无人艇,它可以用于测深、测流、环保、安防、搜救、投送等多个领域。漂浮物收集无人艇可以以机械收集的方式有效地识别并去除水面的生活垃圾以及有害的水生植物,基本实现水质清洁、感官优化、恢复水体生态系统并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目前的漂浮物收集无人艇动力系统多采用柴油发电机或大容量电池,无法长时间工作,能量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集水面漂浮物的太阳能无人艇,实现长时间不间断作业,自动清理漂浮物,减少了能量消耗和投入的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收集水面漂浮物的太阳能无人艇,包括船体和设在船体内的主机,所述船体上设有相对设置的左甲板和右甲板,所述左甲板和所述右甲板上均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左甲板和所述右甲板之间的所述船体上部设有图像采集识别装置,所述左甲板和所述右甲板之间的所述船体下部设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设在船体底部的滚轮和存储箱,所述滚轮与所述存储箱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滚轮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开孔,所述存储箱内设有压缩机构,所述船体的尾部设有推进螺旋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图像采集识别装置分别与所述主机连接,所述船体内还设有分别与所述主机连接的天气检测模块、定位模块、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连接所述滚轮,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连接所述推进螺旋桨。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识别装置为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连接所述主机。
优选的,所述滚轮为六角滚轮,所述六角滚轮的每条边上设有所述挡板。
优选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伸缩推进杆和压缩板,所述船体内设有主机连接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连接所述伸缩推进杆一端,所述伸缩推进杆另一端穿设入所述存储箱并连接所述压缩板。
优选的,所述存储箱一侧设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与所述压缩板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船体内还设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主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工控机、摄像头识别功能及收集装置的设置完成无人艇自动清理漂浮物,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无人艇采用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可以自主长时间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不间断作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连接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原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芊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芊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18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