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人仿生模型和汽车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6344.7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1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沫;郭克友;周炜;李文亮;王凯迪;曹琛;覃佳通;张禄;刘智超;李臣;张学文;高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刘葛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人 仿生 模型 汽车 测试 系统 | ||
1.一种行人仿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人体模型组件、移动平台和控制机构;所述人体模型组件包括躯干骨架、上肢骨架、下肢骨架、头部模型、包覆层和驱动机构,所述包覆层设置于所述行人仿生模型表面;所述上肢骨架、所述下肢骨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躯干骨架,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上肢骨架、所述下肢骨架的转动连接处,并可驱动所述上肢骨架、所述下肢骨架转动;所述躯干骨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移动时带动所述人体模型组件运动,所述移动平台为由电机驱动的台车;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所述驱动机构带驱动所述上肢骨架、所述下肢骨架运动,使得所述行人仿生模型能够模拟真实行人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仿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骨架包括大腿骨架和小腿骨架,所述大腿骨架两端分别与所述躯干骨架和所述小腿骨架可转动地连接,于转动连接处设置有所述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人仿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本体和转动部,所述安装本体能够驱动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安装本体转动;任意两个可转动连接的骨架构成一组转动副,所述安装本体和所述转动部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副当中的两个所述骨架,其中所述骨架包括:所述躯干骨架、所述上肢骨架、所述大腿骨架和所述小腿骨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仿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所述移动平台的移动速度,使得所述行人仿生模型的移动速度和所述上肢骨架、所述下肢骨架的转动频率与真实行人的速度和四肢转动频率相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仿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包括电磁波吸收层和外衣装饰层,所述电磁波吸收层采用吸波材料制成,能够削弱所述行人仿生模型内部的金属对雷达信号的干扰;所述外衣装饰层能够模拟真实行人的穿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人仿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衣装饰层由耐磨、防水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仿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躯干骨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仿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模型外形模仿人体面部形状设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人仿生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模型组件的外形以亚洲人平均体型与尺寸特征设计。
10.一种汽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和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行人仿生模型,所述行人仿生模型能够模拟真实行人的运动,以对所述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进行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工商大学,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63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