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谐波减速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1548.1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1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胡余生;张皓;程中甫;田珍珍;谷甲甲;张弛;郭霜;钟成堡;崔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9/00 | 分类号: | F16H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张宗涛;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波 减速器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谐波减速器、机器人。其中一种谐波减速器,包括凸轮,凸轮的外缘套装有柔性轴承,凸轮的横断面呈椭圆,椭圆具有长轴,长轴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啮合区域及第二啮合区域,第一啮合区域的凸轮的外缘型线由极坐标方程ρ=0.5d+ω0cos2φ定义,和/或,第二啮合区域的凸轮的外缘型线由极坐标方程ρ=0.5d+ω0cos(2φ)+δ定义,其中d为柔性轴承的内孔直径,ω0为变形量系数,δ为变形增量,δ在第一啮合区域和/或第二啮合区域的相应位置大于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谐波减速器、机器人,采用具有增量的极坐标方程定义凸轮型线,使柔轮与刚轮的啮合齿数增加,减小了柔轮啮合齿处的啮合应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谐波减速器、机器人。
背景技术
谐波减速器主要由刚轮、柔轮和波发生器组成,柔轮在波发生器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并与刚轮互相作用,由于柔轮与刚轮在齿数上差别,从而实现谐波减速器的减速传动功能。波发生器由凸轮和柔性轴承组成,而柔性轴承只是减少凸轮和柔轮相对运动的摩擦,使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所以,最终决定柔轮变形形状的是凸轮形状也即凸轮外缘型线。
关于凸轮外缘型线,此前的研究工作者曾提出了按ω=ω0cos2φ规律的变形形状、按椭圆的变形形状、由渐开线段构成的变形形状;按集中力系作用下发生变形的圆环形状等。
余弦凸轮,即变形量为ω=ω0cos2φ的凸轮,余弦凸轮型线由以下的极坐标方程定义:
ρ=0.5d+ω0cos2φ。
其中,d为柔性轴承的内孔直径,ω0为变形量系数。
上述的余弦凸轮型线的特点,在于能使柔轮最大径向变形量和最小变形量相等,但柔轮与刚轮啮合齿的对数较少,柔轮啮合应力较大,从而会影响谐波减速器的承载能力,缩短谐波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谐波减速器、机器人,采用具有增量的极坐标方程定义凸轮型线,使柔轮与刚轮的啮合齿数增加,减小了柔轮啮合齿处的啮合应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谐波减速器,包括凸轮,所述凸轮的外缘套装有柔性轴承,所述凸轮的横断面呈椭圆,所述椭圆具有长轴,所述长轴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啮合区域及第二啮合区域,所述第一啮合区域的所述凸轮的外缘型线由极坐标方程ρ=0.5d+ω0cos(2φ)+δ定义,和/或,所述第二啮合区域的所述凸轮的外缘型线由极坐标方程ρ=0.5d+ω0cos(2φ)+δ定义,其中d为所述柔性轴承的内孔直径,ω0为变形量系数,δ为变形增量,δ在所述第一啮合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啮合区域的相应位置大于0。
优选地,所述椭圆具有与所述长轴正交的短轴,建立极坐标系Ox,使所述长轴与x轴重合,所述长轴与所述短轴的交点与极点O重合,所述第一啮合区域中φ的取值范围为[-π/4,π/4],和/或,所述第二啮合区域中φ的取值范围为[3π/4,5π/4]。
优选地,所述δ=ω0νsin2(4φ),0≤φ≤2π,ν为增量修正系数;
优选地,v的取值范围为[0.001,0.125]。
优选地,所述凸轮的外缘型线由极坐标方程ρ=0.5d+ω0cos(2φ)+δ定义,其中φ的取值范围为[0,2π]。
优选地,所述柔性轴承与所述凸轮之间过盈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谐波减速器还包括柔轮,所述柔轮套装于所述柔性轴承的外侧,所述柔轮与所述柔性轴承之间过渡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1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柔性薄膜封装膜片以及有机发光面板
- 下一篇:一种行人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