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柔性屏的非腔体式叠层组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6485.0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1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高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雷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6F3/045;G06F3/046 |
代理公司: | 31236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君;胡晶 |
地址: | 2011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屏 柔性叠层 支撑体 本实用新型 叠层组装 刚硬材料 后盖壳体 叠层体 腔体式 结合方式 紧密贴合 局部变形 腔体结构 贴合状态 向下传递 整体受力 可变形 形变 筋条 腔体 整机 柱子 显示屏 叠加 背面 平整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柔性屏的非腔体式叠层组装结构,包括柔性屏,所述柔性屏的背面叠加有柔性叠层,所述柔性叠层直接与后盖壳体组合在一起;其中,所述柔性叠层与所述柔性屏的接触面平整,且紧密贴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供柔性屏的非腔体式叠层组装结构,改变以往技术中的刚硬材料支撑体与显示屏腔体结合方式,去除了以往支撑体与后盖壳体中间的筋条及柱子形成的腔体结构,使内部受到的压力通过局部变形的方式层层向下传递。采用可变形的叠层体直接替代以往刚硬材料支撑体,在产品整体受力的情况,柔性屏/叠层体一起产生形变,并保持贴合状态并且降低了整机的厚度及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及可变形的移动终端中适用于柔性屏的新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含有屏幕显示功能的移动设备,还是刚硬的,没有可弯曲变形的特征。如图1/图2所示,为现有屏幕的结构示意图,其整体结构是腔体形式,显示屏101贴合固定到腔体的外表面上,PCB103和电池104则收纳在腔体的内部,腔体一般由坚硬的中框102与后盖105组成,中框102或后盖105各自延展出一些筋条1052及柱子1051,围合成若干个腔体结构,用于摆放和保护PCB或电池等其它器件,当腔体上方受到外力时,这些力通过筋条及柱子传递给后盖壳体,腔体中间的电池及PCB等器件都不会受到来自屏幕表面的力。
这类屏幕由于刚硬支撑材料的设置,使得整机厚度增加;同时腔体的结构形式,使得外界按压作用在显示屏的点状压力,通过局部的筋条/柱子形成的腔体结构形式传递到后盖壳体上,并不能够整体扩散到后盖壳体上,这样易导致显示屏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柔性屏组装后整机具有可变形及超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柔性屏的非腔体式叠层组装结构,包括柔性屏,所述柔性屏的背面叠加有柔性叠层,所述柔性叠层直接与后盖壳体组合在一起;其中,所述柔性叠层与所述柔性屏的接触面平整,且紧密贴合在一起。
较佳地,所述柔性叠层包括有PCB板和柔性电池,所述柔性屏、PCB板、柔性电池顺序叠加,或所述柔性屏、柔性电池、PCB板顺序叠加,或所述柔性电池与所述柔性屏位于同一平面内再叠加在所述PCB板上,或所述PCB板与所述柔性屏位于同一平面内再叠加在所述柔性电池上。
较佳地,所述柔性屏与所述柔性电池之间、所述柔性电池与所述PCB板之间紧密贴合。
较佳地,所述PCB板与所述后盖壳体之间加设有辅助垫片,所述辅助垫片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用于放置安装在所述PCB板上的元器件。
较佳地,所述柔性屏采用具备显示功能的柔性屏,或者采用由电容触摸层、电阻触摸层、电磁笔感应层复合而成的柔性显示模组。
较佳地,所述PCB板采用硬性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板。
较佳地,所述柔性电池采用可以承受一定弯曲的薄片状电池。
较佳地,所述柔性屏与所述柔性叠层之间或所述柔性叠层内部各层之间加设有结构增强层。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柔性屏的非腔体式叠层组装结构,改变以往技术中显示屏的支撑体材料,采用可变形的PCB板或柔性电池或两者组合件叠层体直接替代以往刚硬材料,消除了显示屏与PCB/电池之间的结构件,有利于大大降低移动终端产品的整体厚度以及重量及提高了柔性屏幕贴合后的平整度;所有的零件通过叠层累积组装而成,去除了以往叠层体与后盖壳体中间的筋条及柱子形成的腔体结构,使内部受到的压力通过局部变形的方式层层向下传递,使柔性屏受到的点状压力分散到叠层体上,进而扩散到后盖壳体上,当柔性屏的整机表面受力时,整机都会一起发生形变并保持贴合状态,真正达到柔性及可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雷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雷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6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互智能平板及触控模组
- 下一篇:一种八线式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