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5694.5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5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坚定;贺术春;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市晶讯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43235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艺平 |
地址: | 423399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玻璃基板 填充 上玻璃基板 上表面 下表面 液晶显示器 密封胶层 导电条 衬料 液晶显示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 电子线路 上偏光片 下偏光片 性能需求 液晶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结构,包括:上玻璃基板,上玻璃基板的上表面设有上偏光片,上玻璃基板的下表面设有上ITO导电膜,上ITO导电膜的下表面设有上PI定向层;下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的上表面设有下ITO导电膜,下ITO导电膜的上表面设有下PI定向层,下玻璃基板的下表面设有下偏光片;其中,上ITO导电膜与下ITO导电膜之间设有密封胶层和导电条,上PI定向层、下PI定向层以及密封胶层之间形成封闭的填充腔,填充腔内设有多个垫衬料,垫衬料与填充腔之间填充有液晶,导电条位于填充腔外侧,上PI定向层和下PI定向层的厚度均为48至52纳米,下玻璃基板上的多个电子线路之间设有ITO填充块,能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满足市场对液晶显示器的性能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纯平板化显示、低功耗、无辐射、高画质和轻巧等优点,作为显示器件有着广泛的运用场合,逐渐成为显示器件的主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市场上对液晶显示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一项就是对比度。
对比度是指屏幕上显示区域的亮度和非显示区域的亮度的比值。对比度对视觉效果的影响非常关键,一般来说对比度越大,图像越清晰醒目;对比度小,则会让整个画面都灰蒙蒙的。而现有液晶显示器由于自身结构的缺陷造成对比度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结构,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液晶显示器由于自身结构缺陷造成对比度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结构,包括:
上玻璃基板,上玻璃基板的上表面设有上偏光片,上玻璃基板的下表面设有上ITO导电膜,上ITO导电膜的下表面设有上PI定向层;
下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的上表面设有下ITO导电膜,下ITO导电膜的上表面设有下PI定向层,下玻璃基板的下表面设有下偏光片;
其中,上ITO导电膜与下ITO导电膜之间设有密封胶层和导电条,上PI定向层、下PI定向层以及密封胶层之间形成封闭的填充腔,填充腔内设有多个垫衬料,垫衬料与填充腔之间填充有液晶,导电条位于填充腔外侧,上PI定向层和下PI定向层的厚度均为48至52纳米,下玻璃基板上的多个电子线路之间设有ITO填充块。
可选的,下玻璃基板的长度大于上玻璃基板的长度。
可选的,上PI定向层和下PI定向层的厚度均为50纳米。
可选的,上偏光片的上表面设有保护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中PI定向层的作用是经过摩擦后使液晶分子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呈现规则的排列,而一般来说PI定向层越薄,摩擦后能得到更好的预倾角,对比度也更好,因而通过将上PI定向层和下PI定向层的厚度均设为48至52纳米(远小于现有液晶显示器中PI定向层的厚度),使得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得以大大提高。同时为避免上PI定向层和下PI定向层过薄,导致液晶显示器的图案轮廓在非显示状态下也能被看见的不良现象,在下玻璃基板上的多个电子线路之间设置ITO填充块来缓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玻璃基板电子线路间未填充ITO填充块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市晶讯光电有限公司,未经郴州市晶讯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56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