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部引流送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44678.6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3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勇;许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智勇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2537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咽喉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部引流送药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把所述瓶体分割为引流瓶和送药瓶,所述引流瓶和所述送药瓶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引流瓶和所述送药瓶内均安装有活塞,所述第三软管和第四软管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所述第三软顶端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通液槽的一侧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所述第四软管连通,有益效果:此装置结构简单,把先前独立的送药和引流设备合二为一,不仅仅提高了使用效率,减少了患者治疗的麻烦和痛苦感,而且还大大的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还减少了设备的占用空间,为其他设备增加了放置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内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部引流送药装置。
背景技术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内科学的知识来源于医疗实践,呼吸内科包括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流涕、咽喉痛、胸痛、肺炎等等,这些都属于 呼吸内科的范围,而在医务人员对患者咽喉部位的手术中,尤其是在术后,不仅需要经常的 对病患部位产生的术后积液和渗出的脓液等进行引流,。但是,现在的不论是引流设备还是送药设备,其结构不仅复杂,操 作起来也很浪费时间,导致使用效率降低了不少,而且往往都是单独的两个设备,使用起 来,操作的时间延长,无疑是给术后患者大大的增加了麻烦。在医务人员 需要使用这两个单独的设备时,不仅仅导致使用成本增加,而且还增加了设备放置的空间, 减少了其他重要设备的占用空间。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部引流送药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呼吸内科用咽喉部引流送药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把所述瓶体分割为引流瓶和送药瓶,所述引流瓶和所述送药瓶上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引流瓶和所述送药瓶内均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均设有推杆,所述瓶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储放瓶和废液瓶,所述储放瓶的一侧设有进药口,所述进药口的一端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上设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连接所述第一阀门并与所述送药瓶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瓶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上设有第二软管,所述废液瓶的一侧设有第三阀门,所述引流瓶和所述送药瓶的底部分别固定设有第三软管和第四软管,所述第三软管和第四软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引流瓶和所述送药瓶连通,所述第三软管和第四软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一侧设有滑槽,所述第二卡块的一侧设滑轨,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底部均设有通液槽,所述第三软管和第四软管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所述第三软顶端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通液槽的一侧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所述第四软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一端安装有推把,所述推把与推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均贯穿所述引流瓶、所述送药瓶和所述固定块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块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软管和所述引流管上均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均位于所述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内部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与所述滑轨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软管与所述废液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一端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智勇,未经李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446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连接装置和带有快速连接装置的收割机
- 下一篇:一种输液瓶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