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高速剑杆织机专机化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29779.6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4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肖艳军;刘振昊;张恒;孟召宗;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江苏科瑞德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51/00 | 分类号: | D03D51/00;D03D51/12;D03D51/14;D03D47/40;D03D49/06;D03D49/20;D03D47/34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嵌入式 高速 织机 专机 控制系统 | ||
1.一种基于嵌入式的高速剑杆织机专机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包含主控模块、选纬绞边模块、电子送经卷取模块、主传动控制模块、刹车离合控制模块、储纬器控制模块、热熔丝控制模块、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和智能故障诊断系统;
所述主控模块包括通讯和下载模块、时钟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最小系统模块、开关量输出模块、纬纱检测模块、振动检测模块和供电模块,振动检测模块连接安装在织机不同位置上的振动传感器,纬纱检测模块连接纬纱检测器;
主控模块通过RS485或RS232接口与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的触摸屏进行通讯,通过WIFI或以太网接口与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的网络云平台进行通讯;
主控模块通过RS485接口与编码器通讯;
主控模块与选纬绞边模块、电子送经卷取模块、主传动控制模块、储纬器控制模块、热熔丝控制模块和智能故障诊断系统之间通过CAN BUS接口进行双向通讯;
电子送经卷取模块同时与送经电机和卷取电机双向通信,电子送经卷取模块连接张力传感器;
主传动控制模块连接主电机;
储纬器控制模块连接储纬器,
热熔丝控制模块与热熔丝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高速剑杆织机专机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和下载模块包括JTAG和WIFI两种下载接口以及RS232、RS485、WIFI、以太网、CAN多种通讯接口;时钟模块以PCF8563时钟芯片为核心,且其晶振输入端OSCI引脚接一个5pF到20pF微调电容;最小系统模块以STM32F4芯片为核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高速剑杆织机专机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慢车控制模块,主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慢车控制模块,慢车控制模块连接慢电机及慢离合,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继电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高速剑杆织机专机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开关量输入模块连接织机横梁和控制柜上的按键、旋钮以及各种织机上的各种接近开关,主要由光耦6N135及外围电路组成,与最小系统模块连接;开关量输出模块连接织机指示灯及电子多臂开关量控制部件,主要由光耦TLP2301和PMOS管IRF9540及外围电路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高速剑杆织机专机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开关量输出模块的一个开关量输出电路为:光耦TLP2301的输入端Anode引脚通过电阻R1接VCC3.3V引脚,另一输入端Cathode引脚接最小系统模块中的主控芯片STM32F4的某一个I/O口,记为GPIOx,光耦TLP2301的输出端Collector引脚接GND,另一个输出端Emitter引脚连接PMOS管IRF9540的G极且通过上拉电阻R2接24V电压,PMOS管IRF9540的S极接24V电压,PMOS管IRF9540的D极为输出端,记为Yout,通过限流电阻R3和输出指示灯LED1接GND;二极管M7的负极接Yout,正极接GN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嵌入式的高速剑杆织机专机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纬纱检测模块主要由芯片U1、U3和U4及外围电路组成,其中U1为具备I2C串行总线接口的AD转换芯片,U3和U4为双运算放大器,具体为纬纱检测器通过端子P1与本纬纱检测模块连接,P1的引脚“黑”连接24V,引脚“蓝”连接AGND,引脚“灰”连接纬纱检测器的电流输出端,记为Iout,且经过电阻R11接入U3的IN1+引脚,还经过检测电阻R10接入AGND,U3的IN1-引脚经过电阻R12接AGND,还经过电阻R13接U3的OUT1引脚,该OUT1引脚又经过电阻R14接IN2+引脚,U3的IN2-引脚与OUT2引脚直接相连,输出记为Uin,U3的GND引脚接AGND,U3的VCC引脚接+5V,且经过去耦电容C2接AGND,U3的输出Uin连接U1的AIN0引脚,U1的AIN1、AIN2和AIN3引脚分别连接振动检测模块输出的电压信号Signal_15、Signal_25和Signal_35;U1的地址引脚A0接VCC3.3V,另外两个地址引脚A1和A2以及VSS引脚都接DGND;U1的VDD引脚和VREF引脚接+5V,且经过去耦电容C1接AGND,U1的AGND引脚和EXT引脚直接AGND,DGND与AGND之间通过0Ω电阻R19单点连接,OSC引脚浮空,SCL引脚和SDA引脚分别连接最小系统模块的IIC_SCL和IIC_SDA两个GPIO口,U1的AOUT引脚为电压输出端,记为Uout,经过电阻R15连接U4的IN2+引脚;U4的IN2-引脚经电阻R16接AGND,另外还经电阻R17与U4的OUT2引脚相连,OUT2引脚又经电阻R18与U4的IN1+引脚相连,U4的IN1-引脚与OUT1引脚直接相连,且连接P1的引脚“红”,记为Vctr,为0~24V电压,U4的GND引脚接AGND,VCC引脚接24V且经过去耦电容C3接AGN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江苏科瑞德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工业大学;江苏科瑞德智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297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的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海绵城市蓄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