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底部均温导热功能的蒸烤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8908.1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4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海贝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A47J27/04;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底部 导热 功能 烤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底部均温导热功能的蒸烤箱,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内腔体,内腔体的底部设有烘烤均温导热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可实现均温导热、受热不变形及不变色,使用寿命长,隐藏式烘烤加热结构,不易造成明管烫伤及不易清洁问题,同时提升了内腔体的整体性及美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烤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底部均温导热功能的蒸烤箱。
背景技术
目前厨房电器中的蒸烤箱类电器烘烤方式主要采用顶部加热管和底部加热管同时加热,因内腔体为不锈钢材质,底部烘烤加热,会存在温度过高而产生发黄变色及受热变形等问题,影响了内腔体的使用寿命。而有些蒸烤箱类电器则采用传统制造工艺将搪瓷板运用于内腔体,进行高温搪瓷处理,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冷热不均导致会出现爆瓷;2、水蒸会导致内腔体出现生锈现象。还有的将底部加热管外露明装在内腔体的底部,存在易烫伤、不易清洁的问题,且影响了内腔体的美观度,占据了内腔体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底部均温导热功能的蒸烤箱,结构新颖,可实现均温导热、受热不变形及不变色,使用寿命长,隐藏式烘烤加热结构,不易造成明管烫伤及不易清洁问题,同时提升了内腔体的整体性及美观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底部均温导热功能的蒸烤箱,包括机体,机体内设有内腔体,其特征在于:内腔体的底部设有烘烤均温导热组件;该蒸烤箱结构新颖,可实现均温导热、受热不变形及不变色,使用寿命长,隐藏式烘烤加热结构,不易造成明管烫伤及不易清洁问题,同时提升了内腔体的整体性及美观性。
进一步,烘烤均温导热组件包括烘烤加热管和均温导热板,烘烤加热管设于均温导热板上,均温导热板设于内腔体的底部,烘烤加热管产生加热源热能,均温导热板传导烘烤加热管产生的热量,使其均温分布,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内腔体底部受热不均匀及发黄变色的问题。
进一步,内腔体的底部设有导热板固定架,均温导热板设于导热板固定架上,导热板固定架用于固定支撑均温导热板,拆装便捷。
进一步,导热板固定架上设有导热板固定架定位边,均温导热板上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导热板固定架定位边相对应,实现了均温导热板在导热板固定架上的快速定位,降低了安装难度,安装更便捷。
进一步,均温导热板的侧面设有支撑压边,支撑压边上均匀分布有热能对流槽,支撑压边的设置使均温导热板支撑压合于内腔体的表面,支撑受力均匀,热能对流槽实现空气对流,热量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均温效果。
进一步,烘烤均温导热组件还包括底保温棉支撑板和保温隔热棉,保温隔热棉设于底保温棉支撑板上,底保温棉支撑板设于机体的底部,烘烤加热管位于保温隔热棉的上方,底保温棉支撑板用于支撑放置保温隔热棉,使得保温隔热棉不容易自由滑动,保温隔热棉对烘烤加热管产生的热量进行保温,减少热量损耗,同时对机体底部起到隔热作用,防止底部温度过高,当蒸烤箱安装在橱柜内时,可避免橱柜受热过高,保护了橱柜。
进一步,均温导热板上设有底保温传感器固定架,底保温传感器固定架上设有定位卡槽,定位卡槽连接烘烤加热管,定位卡槽便于烘烤加热管的快速安装定位,安装更加便捷,使得烘烤加热管与均温导热板更好地直接接触,烘烤加热管将热量快速、直接又均匀地传导到均温导热板上。
进一步,底保温棉支撑板上设有温度保护器,底保温传感器固定架上设有NTC温度传感器,NTC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温度保护器,NTC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感应内腔体底部的导热温度,温度保护器起到过温保护的作用,避免内腔体底部温度过高,一旦NTC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超过预设值,就发送信号给电控板系统,电控板系统控制温度保护器启动,使得烘烤加热管停止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海贝厨卫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海贝厨卫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8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