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杆组件及单作用起升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9523.9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8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生;黄仲正;蒋拓;蓝秋玲;李君君;高名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柳工液压件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代理公司: | 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群华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槽 活塞 本实用新型 活塞杆组件 回转体 支承环 柱侧面 起升油缸 单作用 主密封 侧面 缸筒 回转中心 活塞轴心 拉缸现象 小直径端 形位公差 逐渐增大 邻接 活塞杆 缸体 回转 减小 拉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杆组件及单作用起升油缸,为解决现有单作用起升油缸中容易出现拉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构造一种活塞杆组件,其包括活塞和活塞杆,活塞位于支承环安装槽和主密封安装槽之间的柱侧面上至少有部分柱侧面是以活塞轴心为回转中心的变直径回转体侧面,变直径回转体侧面的回转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且小直径端邻接所述支承环安装槽。在本实用新型中,将位于支承环安装槽和主密封安装槽之间的柱侧面上设置有变直径回转体侧面,从而减小了活塞外径与缸筒的导向长度,在活塞杆组件和缸筒的形位公差较差的情况下,改善活塞外径与缸体内径相接触而引起拉缸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油缸部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活塞杆组件及单作用起升油缸。
背景技术
长行程单作用起升油缸广泛应用于叉车、正面吊、重卡车等工程机械或汽车领域,其大腔进入压力油后,将有负荷的工作装置举升到相应的高度或角度,即活塞杆伸出;完成相应动作后,大腔泄压,通过工作装置的自重,活塞杆组件缩回。
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和活塞杆,活塞杆的下端与活塞的上端连接,在活塞的圆柱侧面自上而下设置有间隔布置的支承环安装槽和主密封安装槽,在支承环安装槽内安装有材质为夹布酚醛的支承环,在主密封安装槽内安装有主密封圈。
由于叉车、正面吊、重卡等机械的起升油缸大多需要很长的有效工作行程,且为单作用缸,小腔始终处于无油状态,材质为夹布酚醛的支承环其耐磨性和PV值均较低,活塞外径与筒内径的间隙结构及间隙值设计不合理。故在使用过程中,单作用起升油缸经常出现支承环与缸体内壁干摩擦而引起的烧伤碳化,进而引起缸体内壁与活塞外径接触,导致缸体内壁拉缸、活塞外径出现划痕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单作用起升油缸中容易出现拉缸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有效改善单作用起升油缸中拉缸现象的活塞杆组件及单作用起升油缸。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和活塞杆,活塞杆的下端与活塞的上端连接,在活塞的圆柱侧面设置有上下间隔布置的支承环安装槽和主密封安装槽,在支承环安装槽和主密封安装槽内分别安装有支承环和主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位于所述支承环安装槽和主密封安装槽之间的柱侧面上至少有部分柱侧面是以活塞轴心为回转中心的变直径回转体侧面,所述变直径回转体侧面的回转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且小直径端邻接所述支承环安装槽。在本实用新型中,将位于支承环安装槽和主密封安装槽之间的柱侧面上设置有变直径回转体侧面,从而减小了活塞外径与缸筒的导向长度,在活塞杆组件和缸筒的形位公差较差的情况下,改善活塞外径与缸体内径相接触而引起拉缸现象。
进一步地,上述活塞杆组件中,所述变直径回转体侧面是直线回转体侧面或弧线回转体侧面。进一步地,所述变直径回转体侧面的最上端处的回转直径大于支承环安装槽的槽底的回转直径。此举可使得在活塞的移动过程中支承环仍位于支承环安装槽内,而不会滑动至变直径回转体侧面上。直线回转体侧面是直线绕回转中心回转而形成的回转体的侧面,弧线回转体侧面是弧线绕回转中心回转而形成的回转体的侧面。
进一步地,上述活塞杆组件中,所述活塞上位于所述支承环安装槽和主密封安装槽之间的柱侧面由位于上段的变直径回转体侧面和位于下段的等直径圆柱侧面构成。进一步地所述变直径回转体侧面的最下端处的直径等于所述等直径圆柱侧面的直径。
进一步地,上述活塞杆组件中,所述变直径回转体侧面与活塞轴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0±3°。变直径回转体侧面与活塞轴心线之间的夹角就是在活塞的纵剖面上变直径回转体侧面的上端与下端的连线与活塞轴心线的夹角。位于所述支承环安装槽和主密封安装槽之间的柱侧面可以是全部由变直径回转体侧面构成,但更优的方案是所述变直径回转体侧面和所述等直径圆柱侧面在活塞轴向方向上的长度比在1.5:1至2.5: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柳工液压件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柳工液压件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95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整加工位的侧行油缸
- 下一篇:一种新型恒力气缸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