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脑控无人机系统的可穿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91415.3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9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岳敬伟;贺浩宸;李春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5D1/08;G05D1/10 |
代理公司: | 11552 北京智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华冰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装置 脑电采集装置 显示装置 出线孔 接线头 转动 本实用新型 可穿戴设备 无人机系统 双层结构 地连接 可转动 外部 穿出 脑控 转轴 天线 | ||
1.一种用于脑控无人机系统的可穿戴设备,其包括脑电采集装置、显示装置、天线以及电源装置;所述脑电采集装置包括外壳和弹性内衬;所述显示装置和所述脑电采集装置均与电源装置相连,通过电源装置持续对其进行供电或脑电采集装置与电源装置相连,所述显示装置采用独立电源对其进行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脑电采集装置的外壳;所述显示装置的转动范围依靠限位装置进行控制;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内部屏和外部屏,所述内部屏和所述外部屏形成双层结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置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分别连接至所述显示装置绕脑电采集装置转动的转轴,所述显示装置的连接部设置在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之间;显示装置、脑电采集装置以及天线的末端均设置有接线头,脑电采集装置的外壳设置有出线孔,各接线头从出线孔中穿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控无人机系统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屏具有防紫外线层,所述内部屏作为显示屏,所述外部屏作为防护屏,所述内部屏和所述外部屏均设置有防雾层;所述内部屏和所述外部屏的屏幕的边缘均设置有防护胶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脑控无人机系统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屏和内部屏的屏幕为柱面结构,且所述内部屏和所述外部屏的屏幕的厚度从中央至两边逐渐减少,避免入眼光线在屏幕弯曲的位置产生视觉偏差,导致视内物体发生偏移,导致失真和物体变形,影响操作人员判断的准确性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快速视觉疲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脑控无人机系统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各限位装置均为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外壳固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脑控无人机系统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弹性内衬上的地电极、参考电极以及各数据采集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其末端设置有接线头,各电极的接线头设置为第一接线头,所述显示屏的各接线头为第二接线头,所述第一接线头至少包括内部屏第一部分的接线头、内部屏第二部分的接线头和内部屏第三部分的接线头;所述天线固定在脑电采集装置的外壳的外部;所述天线的末端也设置有第三接线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脑控无人机系统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凸出的卡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脑控无人机系统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包括两条对称布置的L型轨道,轨道的下部设置挡板;所述卡槽的上部还设置有弹性挡片,安装时将弹性挡片拨开,安装完毕后弹性挡片回复原位以避免外部控制器脱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脑控无人机系统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停留位置通过显示装置固定装置进行调节,以便使显示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操作者的眼部高度;所述显示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拨盘和带有均匀分布的孔的钢带以及提手,所述提手与拨盘固接,所述钢带绕拨盘周向布置,所述拨盘的外圆周设置有均匀布置的齿,所述齿推入所述钢带上的孔内进行固定;所述钢带的一侧设置有与各个孔连通的各个开口,当需调节显示屏的角度时,拉动所述提手,拨盘的各个齿从开口处离开相应的孔,转动拨盘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压下提手带动拨盘的各个齿,进入相应的孔内,进行固定;所述开口的尺寸大于齿的尺寸以便齿从所述开口中进入孔内且所述开口的尺寸小于所述孔的尺寸以便避免齿从所述孔中脱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脑控无人机系统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采集装置还包括屏蔽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脑控无人机系统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装置和/或所述独立电源为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914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