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弧风洞烧蚀透波联合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2523.6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7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曾徽;欧东斌;何大龙;闫宪祥;程梅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2/00 | 分类号: | G01N22/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尧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弧 风洞 烧蚀透波 联合 试验装置 | ||
1.电弧风洞烧蚀透波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弧加热器(1)、喷管(2)、透波材料(3)、矢量分析仪(5)、发射天线(6)、接收天线(7)、试验舱(8)和真空系统(9);其中,电弧加热器(1)轴向水平放置,喷管(2)的轴向一端套装在电弧加热器(1)的外壁;喷管(2)的轴向另一端伸入试验舱(8);接收天线(7)设置在试验舱(8)的内部,且位于喷管(2)伸入试验舱(8)的端口处;发射天线(6)设置在试验舱(8)的内部,且沿轴向与接收天线(7)对应放置;透波材料(3)固定安装在接收天线(7)的接收端口处;矢量分析仪(5)设置在试验舱(8)的外部;且矢量分析仪(5)的输出端与发射天线(6)连通;矢量分析仪(5)的输入端与接收天线(7)连通;真空系统(9)实现对试验舱(8)进行抽真空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风洞烧蚀透波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合试验装置还包括红外热像仪(4);红外热像仪(4)设置在试验舱(8)的外部,且红外热像仪(4)与透波材料(3)对应设置,实现对透波材料(3)表面温度的实时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弧风洞烧蚀透波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加热器(1)采用交流低焓电弧加热器或分段中焓电弧加热器或叠片高焓电弧加热器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弧风洞烧蚀透波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2)为矩形超声速喷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弧风洞烧蚀透波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波材料(3)的一端与喷管(2)的出口处接触,且透波材料(3)与喷管(2)出口内壁的夹角为0°-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弧风洞烧蚀透波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矢量分析仪(5)的频率范围为300kHz-20GHz。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弧风洞烧蚀透波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天线(6)为Ku波段喇叭天线,频率范围12-18GHz。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弧风洞烧蚀透波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热像仪(4)为中波红外热像仪,测温范围为-10℃-2000℃,最高响应频率80Hz,波长范围为3.7-4.8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弧风洞烧蚀透波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天线(7)的接收端面为矩形口,且接收天线(7)的接收端面覆盖透波材料(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25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英语教学用自动划线器
- 下一篇:一种中置备胎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