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线束卡扣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4696.3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2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金迁;钱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梁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1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线束卡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卡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卡扣,它包括挂头、安装在挂头端部的固定壳、在固定壳中摆动的摆壳,摆壳中具有缠绕卡带的缠绕轮,当卡扣头插入卡扣进口后,卡锁机构控制卡扣头能否脱离卡扣进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出卡带将线束放置与卡带与盖板之间,之后将卡带卡入卡扣进口,完成线束的固定,同时缠绕轮被卡死;另外当需要添加新的线束后,人工拨动调节条带动卡锁卡块移动解锁卡扣头,将新的线束放入,过程中原线束因为还被卡带压紧而不会松弛,使得放入新的卡带时,原线束不会乱,具有便于增加新线束的有益效果。同时线束安装过程中,之前卡住线束的卡扣因为具有摆动的摆壳,一定程度上防止调节安装位置的线束与卡带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卡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卡扣。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传统的汽车线束通过扎带或者类似扎带的结构固定,当重置汽车线路或者增加新的线束时,一种方法是需要将扎带整体掏离锁结构,这样汽车线路会再次扭乱,重复的整理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在整理过程中汽车线路之间的挤压致使汽车线路发生磨损或折断,减少了汽车线路使用的寿命;另一种方法是为了避免将扎带整体掏离锁结构,使用新的汽车线束结构将重新布置的汽车线路锁定后直接剪毁旧的汽车线束结构,这种方法对汽车线路和汽车之间的空间有一定的要求,且直接剪毁使用新的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成本;同时,当线束在调节安装位置发生近似围绕自身轴线偏转时,不转的卡带与偏转的线束之间会发生磨损,缩短线束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汽车线束卡扣解决如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线束卡扣,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上”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汽车线束卡扣,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挂头、安装在挂头端部的固定壳、在固定壳中摆动的摆壳,摆壳上安装有盖板,摆壳中具有缠绕卡带的缠绕轮,缠绕轮通过涡卷弹簧进行旋转复位,卡带未缠绕在缠绕轮的一端从盖板一端的卡带出口穿出摆壳,且穿出摆壳的一端安装有卡扣头,卡扣头插入盖板另一端的卡扣进口,且与安装在盖板下侧的卡锁机构配合;当卡扣头插入卡扣进口后,卡锁机构控制卡扣头能否脱离卡扣进口。当卡带包住线束后,线束在调节安装位置或者线路布置过程中,出现的线束整体围绕自身轴线偏转会增加与卡带的摩擦,摩擦会导致线束损坏,通过摆壳的摆动使得卡带与线束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摆动,避免摩擦引起的线束破皮损坏。卡带原伸出长度较短,缠绕轮上的涡卷弹簧属于上力状态,当卡带被拉出后,涡卷弹簧持续上力,一旦通过调节卡锁机构使得卡扣头推落,卡带松开,在涡卷弹簧作用下,卡带被缠绕轮收回。
摆壳中安装有摆动的限转折杆,限转折杆上端与卡扣头配合,下端与缠绕轮转轴配合,当卡扣头插入卡扣进口后,卡扣头对限转折杆上端施压,限转折杆另一端对缠绕轮转轴施压,限制缠绕轮的旋转。卡扣头卡入卡扣进口时,即表示线束捆绑结束,为了使得卡带不会继续拉出而使得线束松弛,当卡扣卡入后,即需要将缠绕轮的旋转限位,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用卡扣头施压限转折杆,使得限转折杆施压缠绕轮转轴使得缠绕轮转轴限位,不能旋转,
卡带从缠绕轮拉出时,涡卷弹簧上力。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固定壳两侧壁对称的开有两个摆动弧槽,一侧的侧壁一端的上侧开有调节弧槽;上述摆壳两侧壁对称的安装有两个摆导向弧块,摆壳通过两个摆导向弧块与两个摆动弧槽的配合安装在固定壳中。摆壳的摆动以摆动弧槽的弧线圆心为圆心摆动,且圆心设计在摆壳外侧,优选的圆心位于当卡带卡住线束之后,线束的等效圆心处,因为线束围绕自身轴线的偏转与摆壳的摆动同轴有益于克服线束旋转而产生的与卡带的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梁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熟梁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46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焊接用火花喷溅挡板
- 下一篇:一种高效闭环热泵烘干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