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移动加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9577.9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9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武晓朦;王欢;郭昕瑜;刘欣雨;李新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1/88;F24F11/89;F24F13/32;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移动 加湿器 | ||
一种智能移动加湿器,包括配置有自动避障小车为载体,供电控制模块M0,控制器嵌在供电控制模块M0上,M0控制整个装置的电路,控制器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电机驱动模块M1的驱动信号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温湿度信号输入端与温湿度检测模块M2的温湿度信号输出端相连,控制器的避障信号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避障模块M3的避障信号输出端相连,控制器的两路循迹控制信号输出端与两路循迹模块M4的两路循迹控制信号输入端相连;DHT11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的湿度,当湿度达到阈值时,由直流电机m1和直流电机m2驱动小车左、右驱动轮移动,单片机控制加湿器进行加湿;其具有智能避障,移动喷雾、全方位加湿空气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加湿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移动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我国北方,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空气很干燥,冬天供暖后,导致室内空气更加干燥;因此,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设计了一种空气加湿器,对空气进行喷雾加湿,以此来满足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但是,传统的空气加湿器,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对局部空气进行喷雾,起不到很好地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移动加湿器,利用自动避障小车为载体,采用湿度传感器检测空气的湿度,当湿度达到阈值时,单片机控制加湿器进行加湿,具有智能避障,移动喷雾、全方位加湿空气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移动加湿器,包括配置有水雾化元件的小车车体,车体下面配置有左、右驱动轮,左、右驱动轮分别由直流电机m1和直流电机m2驱动,供电控制模块M0上嵌有控制器,控制器的驱动信号输出端2与电机驱动模块M1的驱动信号输入端即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8相连,控制器的温湿度信号输入端4与温湿度检测模块M2的温湿度信号输入端即温湿度检测芯片DHT11的引脚3相连,控制器的避障信号输入端1与红外传感器避障模块M3的避障信号输出端即电压比较芯片LM393的引脚7相连,控制器的两路循迹控制信号输出端3与两路循迹模块M4的两路循迹控制信号输入端,即四脚排针DIP4相连。
所述的供电控制模块M0包括电源开关S2,电源开关S2的引脚3和4连接到电源,电源开关S2的引脚1和引脚2连接到降压芯片UI1的引脚1,降压芯片UI1的引脚1接到电解电容C1的一端,电解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降压芯片UI1的引脚3接到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信号指示灯D2的一端,电源信号指示灯D2的另一端接地,降压芯片UI1的引脚2接地。
所述的电机驱动模块M1包括电机驱动芯片L293D,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1通过电阻R2-2与排针P1的引脚2相连,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9通过电阻R2-1与排针P1的引脚1相连;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16接到电源端,并且引脚16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机驱动芯片L293D的引脚3和引脚6分别接到直流电机m1的两端,并且在两端并联接入电容C2,电机驱动芯片L293D引脚11和引脚14分别接到直流电机m2的两端,并且在两端并联接入电容C2。
所述的温湿度检测模块M2包括温湿度检测芯片DHT11,温湿度检测芯片DHT11引脚2连接到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引脚1直接连接到电源,引脚4连接到接地端。
所述的红外传感器避障模块M3包括电压比较芯片IC4,电压比较芯片IC4的引脚3与电阻R4-2的一端及红外光电传感器接收V2的负极相连,电阻R4-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VCCBAT及电阻R4-1的一端连接,红外光电传感器接收V2的正极和红外光电传感器发射V1负极相连,红外光电传感器发射V1的正极与电阻R4-1的另一端连接;电压比较芯片IC4的输出端口引脚1连接到电阻R4-3的一端,电阻R4-3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正极和电阻R4-4一端,电阻R4-4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R4-5的一端及电压比较芯片IC4的比较参考电压端INA-,电阻R4-5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95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水冷线设备
- 下一篇:一种心脏内科用穿刺血管辅助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