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拟移动式下击暴流的物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2870.2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9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山;蒋宏声;曹曙阳;李珂;闫渤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8 | 分类号: | G01M9/08 |
代理公司: | 50247 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小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口 模拟试验 软质 通孔 遮挡 二维平面 模拟器 风洞流道 模拟移动 收放卷辊 移动机构 移动装置 试验区 轴向方向移动 轴向移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驱动 同步移动 物理装置 安装架 收放卷 移动 侧面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移动式下击暴流的物理装置,包括风洞流道,风洞流道内设有模拟试验区,模拟试验区的一侧侧面上设有模拟试验通孔,模拟试验通孔上安装设有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包括覆盖在模拟试验通孔上的软质遮挡带,软质遮挡带上设有模拟风口,且软质遮挡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其移动并使模拟风口在模拟试验通孔区域内做二维平面移动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收放卷软质遮挡带的收放卷辊和用于驱动收放卷辊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的轴向移动机构;还包括与模拟风口同步移动的下击暴流模拟器安装架和用于模拟下击暴流的下击暴流模拟器,能够模拟移动状态下的下击暴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洞技术领域,具体的为一种模拟移动式下击暴流的物理装置。
背景技术
风洞(wind tunnel)即风洞实验室,是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且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并可量度气流对实体的作用效果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公开号为CN107655656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下击暴流模拟装置,包括:压缩空气罐、支撑架、缓冲机构和试验设备;所述压缩空气罐通过所述支撑架固定于地面上方;所述压缩空气罐出气口端向下并垂直于地面;所述缓冲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空气罐远离出气口端的一端连接,缓冲机构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用于减缓压缩空气罐释放气体时产生的后坐力;所述试验设备设置于所述压缩空气罐出气口端与地面之间。
通过现有的下击暴流模拟器能够模拟下击暴流,但现有技术中,在风洞中利用下击暴流模拟器模拟下击暴流时,需要在风洞顶面开设模拟风口,但是现有的风洞中,模拟风口和下击暴流模拟器的位置是固定的,即下击暴流模拟器只能够在固定位置处模拟下击暴流。然而在自然环境中,下击暴流往往具有一定的水平速度,即在自然环境中,下击暴流的位置往往不是固定的,现有的风洞无法模拟移动状态下的下击暴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移动式下击暴流的物理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拟移动式下击暴流的物理装置,包括风洞流道,所述风洞流道内设有模拟试验区,所述模拟试验区的一侧侧面上设有模拟试验通孔,所述模拟试验通孔上安装设有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
所述模拟风口二维平面移动装置包括覆盖在所述模拟试验通孔上的软质遮挡带,所述软质遮挡带上设有模拟风口,且所述软质遮挡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驱动其移动并使所述模拟风口在所述模拟试验通孔区域内做二维平面移动的模拟风口移动机构;
所述模拟风口移动机构包括用于收放卷所述软质遮挡带的收放卷辊和用于驱动所述收放卷辊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的轴向移动机构;
还包括与所述模拟风口同步移动的下击暴流模拟器安装架,所述下击暴流模拟器安装架上安装设有用于模拟下击暴流的下击暴流模拟器。
进一步,所述收放卷辊上设有用于驱动其转动进而收卷或放卷所述软质遮挡带的收放卷驱动机构;所述收放卷驱动机构包括收放卷电机和与所述收放卷电机传动连接的收放卷变速箱,所述收放卷变速箱的输出轴与所述收放卷辊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轴向移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收放卷辊平行设置的螺杆和旋转配合套装在所述收放卷辊的转轴上并与所述收放卷辊同步轴向移动的移动板,所述螺杆与所述移动板螺纹配合。
进一步,所述螺杆上设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丝杆驱动机构;所述丝杆驱动机构包括丝杆电机和与所述丝杆电机传动连接的丝杆变速箱,所述丝杆变速箱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杆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轴向移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收放卷辊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所述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的第二导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2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