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尾气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36234.0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8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潘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良旭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33269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婷婷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孔管 尾气 混合管 扰流管 混合装置 扰流板 尾端 旋流 本实用新型 挡板 插接配合 净化效率 脉冲形式 尿素溶液 倾斜设置 打散 车用 排出 发动机 体内 停留 净化 | ||
1.一种车用尾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壳体内的扰流管和混合管,
所述扰流管包括扰流段、锥形变径段、圆筒连接段,所述扰流段的周向侧壁上设置多个沿轴向延伸的扰流槽,各扰流槽的一侧边缘向斜上方延伸设置扰流板,各扰流板的面积小于相应扰流槽的面积,以使待处理的尾气可由扰流板与扰流槽之间的间隙进入扰流管内;所述圆筒连接段的外径大于所述扰流段的外径,所述锥形变径段置于所述扰流段与圆筒连接段之间,圆筒连接段的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密封配合,以使壳体隔离为进气腔和排气腔,
所述混合管包括混合管光管段和混合管打孔段,所述混合管光管段的前端插入所述圆筒连接段,且混合管光管段的外径大于所述锥形变径段的内径,所述混合管打孔段上设置多个混合管消声孔;
还包括置于扰流管、混合管内的穿孔管,所述穿孔管包括穿孔管绕流段和穿孔管混合段,所述穿孔管绕流段上设置多个穿孔管进气孔,所述穿孔管混合段上设置多个穿孔管出气孔,所述穿孔管的前端沿径向向外凸出设置多个穿孔管前撑脚,所述穿孔管的后端沿径向向外凸出设置多个穿孔管后撑脚,装配时所述穿孔管绕流段置于所述扰流管内、穿孔管混合段置于所述混合管内,所述穿孔管前撑脚与扰流管前端的内壁抵接,穿孔管后撑脚与混合管后端的内壁抵接,以使所述穿孔管与扰流管、混合管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还包括置于所述穿孔管尾端的穿孔管挡板,所述穿孔管挡板上设置多个挡板通孔,所述穿孔管挡板的边缘设置多个挡板撑脚,装配时所述挡板撑脚与穿孔管后撑脚的内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尾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槽包括多个相同的长导流槽和多个相同的短导流槽,各长导流槽置于扰流管前部的周向侧壁上,各短导流槽置于扰流管中部的周向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尾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包括与长导流槽相适配的长导流板、与短导流槽相适配的短导流板,各长导流板、短导流板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车用尾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管扰流段前端的直径小于其后端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尾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管的前端设置多个减重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尾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后撑脚包括依次设置的撑脚轴向延伸段、撑脚径向延伸段和撑脚支撑段,所述撑脚轴向延伸段与穿孔管的端部相连,所述撑脚径向延伸段沿穿孔管径向向外凸出设置,所述撑脚支撑段沿轴向倾斜设置;所述穿孔管前撑脚的结构与所述穿孔管后撑脚的结构相同,以使撑脚支撑段与扰流管、混合管抵接时,穿孔管外壁与扰流管、混合管内壁之间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尾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前撑脚为3个,沿周向均布在穿孔管的前端;所述穿孔管后撑脚为3个,沿周向均布在穿孔管的尾端;所述挡板撑脚为3个,沿周向均布在穿孔管挡板的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良旭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良旭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362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催化器壳体
- 下一篇:一种大型柴油机SCR尿素混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