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平台式桥梁立柱施工缆风绳地锚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23804.2 | 申请日: | 201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7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项海燕;翁学新;杨旭;候云江;赵明富;罗得胜;董颖;何玮珣;黄芝权;张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80 | 分类号: | E02D5/80;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地址: | 550008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平台 桥梁 立柱 施工 缆风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平台式桥梁立柱施工缆风绳地锚,包括由钢筋(1)及混凝土(2)构造而成的基体(3),基体(3)的顶面固设有吊环(4),吊环(4)根部预埋于基体(3)的混凝土(2)中。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和能重复利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施工装置,特别是一种移动平台式桥梁立柱施工缆风绳地锚。
背景技术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92.5%是山地丘陵,占贵州全省总面积的比例55%,因此贵州高速公路的桥隧占比大,公路桥梁墩柱(即桥梁立柱)的高度超过9米的很常见。综上,对于贵州的公路建设而言,公路桥梁的建设至关重要。而目前,在公路桥梁的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在施工中桥梁立柱施工缆风绳设置不规范时,调整困难,以致于会影响墩柱模板锚固及其竖直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平台式桥梁立柱施工缆风绳地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和能重复利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平台式桥梁立柱施工缆风绳地锚,包括由钢筋及混凝土构造而成的基体,基体的顶面固设有吊环,吊环根部预埋于基体的混凝土中。
前述的移动平台式桥梁立柱施工缆风绳地锚中,所述的基体为圆柱体,圆柱体的直径比桥梁立柱的直径大10cm以上,圆柱体的高为40cm~60cm。
前述的移动平台式桥梁立柱施工缆风绳地锚中,所述的钢筋的直径为12mm。
前述的移动平台式桥梁立柱施工缆风绳地锚中,所述的吊环为钢绞线吊环,吊环的直径为10mm。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将吊环根部预埋于由钢筋及混凝土构造而成的基体的混凝土中;将该结构的移动平台式桥梁立柱施工缆风绳地锚应用到公路桥梁施工中时,其既能用于作为桥梁立柱施工的缆风绳地锚,又能够用于桥梁立柱模板校核操作平台,其使用灵活;同时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地锚相比,其并未锚固于地上,当施工中出现桥梁立柱施工缆风绳设置不规范时,通过调整所述移动平台式桥梁立柱施工缆风绳地锚的位置即能轻易将缆风绳位置调整规范,因此,其相对于传统地锚而言,使用更加简便,施工效率也更高。本实用新型能够重复利用,不仅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更加低碳环保。本实用新型还能推广应用于支架搭设稳定缆风的固定地锚等,其适用范围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和能重复利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模板校核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锚固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钢筋,2-混凝土,3-基体,4-吊环,5-缆风绳,6-立柱模板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1。一种移动平台式桥梁立柱施工缆风绳地锚,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由钢筋1及混凝土2构造而成的基体3,基体3的顶面固设有吊环4,吊环4根部预埋于基体3的混凝土2中。
具体地,前述的基体3为圆柱体,圆柱体的直径比桥梁立柱的直径大10cm以上,圆柱体的高为40cm~60cm。该参数设置的目的主要是控制主体重量满足施工要求。
具体地,前述的钢筋1的直径为12mm。该参数设置的目的主要是控制基体3的牢固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238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