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度调制直接检测链路中的偶次谐波抑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5682.0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7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尹怡辉;杨万里;宋文忠;覃勇;朱宏韬;熊平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70 | 分类号: | H04B10/70;H04B10/54;H04B10/61;H04B10/69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偶次谐波 外调制器 光电二极管 光电探测器 电路板 光耦合器 偏压控制 强度调制 输入监测 抑制系统 直接检测 偏置点 链路 失真 送入 本实用新型 积分运算 偏置电压 输出幅度 相位相差 激光源 正交点 匹配 抵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强度调制直接检测链路中的偶次谐波抑制系统,由激光源、第一光电二极管、第二光电二极管、外调制器、第一光耦合器、第二光耦合器、光电探测器和偏压控制电路板组成。偏压控制电路板将第一光电二极管送入的外调制器的输入监测信号和第二光电二极管送入的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监测信号进行差值积分运算处理,并将结果用于控制外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从而调节外调制器的偏置点,使偏置点在正交点附近变化,使得外调制器的偶次谐波和光电探测器的偶次谐波的输出幅度匹配,相位相差180°,从而实现外调制器的偶次谐波失真和光电探测器的偶次谐波失真相互抵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光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度调制直接检测链路中的偶次谐波抑制系统。
背景技术
微波光子链路具有光域固有的宽带特性,其在多倍频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在微波光子链路中,光电探测器的存在会限制这种多倍频应用,即光电探测器产生的偶次谐波,会使光域的宽带特性受到破坏,限制了多倍频程的应用。目前,已有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架构设计来弥补这一缺陷,即搭建光电探测器阵列来获得更好的线性度。虽然对于偶次和奇次谐波,光电探测器阵列增益会随着阵列数成比例增加,而阵列增益的增加可以提高三阶交调截点。但是因为光电探测器阵列采用的是将多个非线性设备间的输入信号分开,并在输出端进行线性化的组合的方式,因而光电探测阵列会大大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光电探测器的存在会限制这种多倍频应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强度调制直接检测链路中的偶次谐波抑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强度调制直接检测链路中的偶次谐波抑制系统,由激光源、第一光电二极管、第二光电二极管、外调制器、第一光耦合器、第二光耦合器、光电探测器和偏压控制电路板组成;其中第一光耦合器和第二光耦合器的主输出端和次输出端的分光比相同;激光源的输出端与第一光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光耦合器的主输出端连接外调制器的输入端,第一光耦合器的次输出端经由第一光电二极管连接偏压控制电路板的一输入端;外调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耦合器的输入端;第二光耦合器的主输出端连接光电探测器,第二光耦合器的次输出端经由第二光电二极管连接偏压控制电路板的另一输入端;射频信号连接外调制器的射频信号加载端;偏压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连接外调制器的偏置电压加载端;偏压控制电路板对第一光电二极管送入的外调制器输入监测信号和第二光电二极管送入的光电探测器输入监测信号进行差值积分运算处理,并将结果用于控制外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以自适应调节外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使其相位在正交点附近变化,并使得外调制器的偶次谐波和光电探测器的偶次谐波的输出相位相差180°,外调制器偶次失真与光电探测器偶次失真相互抵消。
上方案中,当外调制器的偏置电压的相位满足式①时,外调制器偶次失真与光电探测器偶次失真相互抵消;
其中,φdc(t)表示外调制器的偏置电压的相位,a为光电探测器中光电二极管的二阶交调截点的功率值,为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为第一光电二极管的响应度,为第二光电二极管的响应度,I1(t)为外调制器输入监测信号的电流值,I2(t)为光电探测器输入监测信号的电流值,K为第一光耦合器和第二光耦合器的次输出端占总输出的比例系数。
上方案中,第一光耦合器和第二光耦合器的主输出端和次输出端的分光比均为95:5或99:1。
上方案中,外调制器为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作为改进,上述系统还进一步包括上位机,该上位机与偏压控制电路板的控制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56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