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9942.5 | 申请日: | 201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4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姚纯钢;陈科;承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圣世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赵海波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型 卡车 驾驶室 悬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涉及车辆后悬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梁和龙门架,龙门架一相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两支架一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支撑板一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减震器;两弹簧减震器一表面均与横梁固定连接;横梁一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两支架一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三连接座和第四连接座;第一连接座与第三连接座相对表面之间铰接有第一铰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铰杆和第二铰杆的设计,能够有效对横梁和龙门架的位置进行限位,通过限位有效保证横梁与龙门架之间的横向稳定性,且能够有效避免横梁与龙门架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或相对偏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后悬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
背景技术
车身后悬置是车身悬置的一部分,对整车的平顺性有很大的影响,主要作用是降低车架传至车身的振动,在中重卡中均可用到此装置;随着现代汽车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也已经不再局限于车辆的外观以及安全上,对于车辆的舒适性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车辆的平顺性的好坏对于汽车的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传统的设计中,商用车驾驶室与车架直接相连,车辆在行驶时所受到的路面冲击将直接传递到驾驶室上,因而驾驶室的平顺性较差;随着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部分商用车使用橡胶垫作为驾驶室和车架的连接件,这种方式起到了一定的隔振效果,但隔振方式已不能满足现有的需要,于是通过采用驾驶室悬置隔振系统来提高车辆的平顺性,但是现有的驾驶室后悬置稳定性和减震性依然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通过第一铰杆、第二铰杆、限位弹簧、缓冲弹簧和导向套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中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稳定性和减震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中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包括横梁和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一相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架,两所述支架一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所述支撑板一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减震器;两所述弹簧减震器一表面均与横梁固定连接;
所述横梁一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两所述支架一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三连接座和第四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三连接座相对表面之间铰接有第一铰杆;所述第二连接座与第四连接座相对表面之间铰接有第二铰杆;所述第二铰杆内壁与第一铰杆铰接;所述第一铰杆和第二铰杆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两限位弹簧;
所述龙门架内部设置有两导向套;所述横梁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周侧面与导向套滑动连接;所述龙门架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周侧面套设有复位弹簧;两所述导向杆一表面均铰接有连杆;两所述连杆一端均铰接有滑套;两所述滑套内壁均与加强杆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两滑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支撑板相对表面之间及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支撑板相对表面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
进一步地,两所述限位弹簧以第一铰杆和第二铰杆铰接轴所在平面为轴呈对称分布;所述加强杆位于两所述限位弹簧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和龙门架横截面均为U型结构;所述第三连接座和第四连接座均位于支撑板内侧。
进一步地,两所述导向杆均位于两所述阻尼器之间;所述弹簧减震器位于阻尼器外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铰杆和第二铰杆的设计,能够有效对横梁和龙门架的位置进行限位,通过限位有效保证横梁与龙门架之间的横向稳定性,且能够有效避免横梁与龙门架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或相对偏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圣世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圣世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9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