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瓦斯放散指标测定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3898.9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1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潘;王聪;郭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梅科安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7/14 | 分类号: | G01N7/14 |
代理公司: | 41157 郑州科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园园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准腔 出气管 样品罐 压力传感器 正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 准确度 测试 长度一致 路径一致 依次连接 指标测定 传感器 进气管 排气管 有压力 连通 瓦斯 侧面 | ||
一种全自动瓦斯放散指标测定仪,包括外壳,在外壳上设有若干个样品罐,在外壳内设有基准腔,在基准腔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基准腔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在基准腔的周向依次连接有进气管、排气管及若干个出气管,出气管与样品罐的数量一一对应,当基准腔为正多边形时,出气管设置在基准腔的每个侧面的中心位置,出气管与样品罐连通;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基准腔的中心位置,出气管的长度一致。本实用新型使每个样品罐到达基准腔的压力传感器的路径一致,使压力传感器相对准确的测试每个样品罐的压力值,提高测试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斯放散指标测定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瓦斯放散指标测定仪。
背景技术
瓦斯放散指标测定是指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测定,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是表征吸附瓦斯的煤体放散瓦斯规律的物理量,在煤层的突出危险性鉴定、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和突出区域划分中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瓦斯放散指标测定设备包括真空泵、瓦斯气瓶、基准腔及样品罐,基准腔分别与真空泵、瓦斯气瓶及样品罐连接,真空泵用于排气,瓦斯气瓶用于供气,样品罐用于储存样品,为测试腔,在基准腔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压力,在检测时按照AQ1080-2009《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ΔP)测定方法》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需要读取每个压力罐的压力值,每个样品罐通过气流回流至压力传感器处,压力传感器感应气流的压力值,从而获取样品罐的压力值,但是目前基准腔的形状为长条形,出气管沿基准腔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样品罐的气流到达压力传感器的路径的长短不一样,导致气流的均匀度不一致,测试出来的压力值偏差较大且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瓦斯放散指标测定仪,使每个样品罐到达基准腔的压力传感器的路径一致,使压力传感器相对准确的测试每个样品罐的压力值,提高测试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自动瓦斯放散指标测定仪,包括外壳,在外壳上设有若干个样品罐,在外壳内设有基准腔,在基准腔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基准腔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在基准腔的周向依次连接有进气管、排气管及若干个出气管,出气管与样品罐的数量一一对应,当基准腔为正多边形时,出气管设置在基准腔的每个侧面的中心位置,出气管与样品罐连通;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基准腔的中心位置,出气管的长度一致。
样品罐包括上罐体、下罐体及真空卡箍,上罐体和下罐体通过真空卡箍固定连接,在上罐体的中部设有通孔,下罐体内部中空,上罐体与下罐体连通,在下罐体内设有待检测样品;在上罐体的上部设有外螺纹,上罐体与外壳螺纹连接,基准腔的出气管与上罐体的顶部连通,在上罐体的底部设有呈柱状的凸起部,在凸起部的周向设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在下罐体的内部设有凸台,凸起部设置在下罐体内,凸起部的底部与凸台的顶紧接触,密封圈与下罐体的内壁顶紧接触。
上罐体的底面与下罐体的顶面顶紧接触,真空卡箍设置在上罐体与下罐体的连接处。
在上罐体的顶部安装有两通接头,出气管套设在两桶接头的端部。
在外壳内壁上设有滑槽,在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支撑板,基准腔固定在支撑板上。
在外壳内设有控制器,在进气管、排气管及若干个出气管均设有电磁阀,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支撑板上固定有滑道,控制器的底部与滑道滑动连接。
在外壳上设有开关按键、指示灯及用于指示样品标号的标签,指示灯和标签均与样品罐一一对应。
在外壳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在排气口处安装有排气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梅科安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梅科安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38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