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体全息的成像显示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30190.3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5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姚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微美云息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H1/00 | 分类号: | G03H1/00;G03H1/02;G03H1/04 |
代理公司: | 11740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静 |
地址: | 100144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转动杆 空腔 内壁 本实用新型 凹透镜 转动槽 粘接 底座 显示屏 焊接 激光扫描器 成像显示 处理装置 底部内壁 空腔顶部 上固定套 转动安装 体全息 齿轮 喇叭 图像 清晰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体全息的成像显示的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均粘接有多个喇叭,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空腔,空腔的一侧内壁上粘接有激光扫描器,所述空腔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两个转动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空腔内并焊接有同一个凹透镜,两个转动杆中的一个转动杆上固定套装有位于空腔内的第一齿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根据实际对凹透镜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防止显示屏上容易出现显示的图像不清晰的现象,满足使用需要,有利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显示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体全息的成像显示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体全息成像显示处理设备主要是指采用全息方法(包括计算全息方法)制作的,可以完成准直、聚焦、分束、成像、光束偏转光束扫描等功能的设备,现有的体全息成像显示处理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均粘接有多个喇叭,固定板的顶部粘接有显示屏,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空腔,空腔的一侧内壁上粘接有激光扫描器,空腔内固定安装有凹透镜,激光扫描器发射激光通过凹透镜聚焦扫描到物体上,激光扫描器通过传导线把扫描到的信息传递给显示屏,显示屏显示图像。
但是现有的体全息成像显示处理设备中的凹透镜的倾斜角度不便于调节,物体的大小不同时,激光扫描器发射激光通过凹透镜聚焦扫描到物体上,不同的物体其需要的反射角度不同存在差异,造成显示屏容易出现显示的图像不清晰的现象,不便于使用者清晰观看,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体全息的成像显示的处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用于体全息的成像显示的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体全息的成像显示的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均粘接有多个喇叭,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空腔,空腔的一侧内壁上粘接有激光扫描器,所述空腔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均开设有转动槽,两个转动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空腔内并焊接有同一个凹透镜,两个转动杆中的一个转动杆上固定套装有位于空腔内的第一齿轮,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螺纹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空腔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空腔内并焊接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固定套装有第二伞形齿轮,第一伞形齿轮与第二伞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空腔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之间焊接有同一个横杆,横杆上滑动套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延伸至空腔内并焊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一侧开设有螺纹槽,螺杆的一端延伸至螺纹槽内,螺杆与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靠近第一齿轮的一侧粘接有齿条,第一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空腔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固定套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外侧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侧壁上焊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与螺杆的外侧固定套装。
优选的,两个转动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焊接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内圈与对应的转动杆的外侧固定套装。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的侧壁与横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的一侧开设有穿孔,穿孔的侧壁与螺杆的外侧固定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微美云息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微美云息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0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接收组件、旋转件和处理盒
- 下一篇:体全息复用的编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