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82858.1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1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吴纪刚;陈顺;李明;袁鲁平;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孚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3/1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商用 用电 助力 转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壳体、转向齿轮、助力齿轮和可移动的设置于转向机壳体中的齿条,所述齿条包括有齿段和无齿段,有齿段设有与所述助力齿轮和所述转向齿轮相啮合且为连续分布的多个齿条齿。本实用新型的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过设置两个齿轮与齿条的有齿段啮合,结构简单紧凑,整车布置方便,可以提供轻型商用车所需的转向助力,使得转向轻便,提高转向操作舒适性;而且无需使用液压油,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轻型商用车转向系统基本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或者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这两种转向系统油路布置与安装困难,后期维护成本高,而且需要使用液压油,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另外这两种液压转向系统无法满足轻型商用车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的转向功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目的是可以提供轻型商用车所需的转向助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机壳体、转向齿轮、助力齿轮和可移动的设置于转向机壳体中的齿条,所述齿条包括有齿段和无齿段,有齿段设有与所述助力齿轮和所述转向齿轮相啮合且为连续分布的多个齿条齿。
所述转向齿轮和所述助力齿轮均为螺旋齿轮,转向齿轮和助力齿轮的齿形旋向相反且螺旋角大小相同。
所述转向齿轮和所述助力齿轮驱动所述齿条移动时的旋转方向一致。
所述的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包括助力电机和与助力电机连接的减速机构,减速机构包括相啮合的蜗轮和蜗杆,蜗轮套设于所述助力齿轮上且蜗轮与助力齿轮同步旋转。
所述助力齿轮包括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本体和与齿轮本体相连接的轴身,所述蜗轮套设于轴身上且蜗轮与轴身为过盈配合。
所述助力齿轮还包括与所述轴身连接的轴肩和与轴肩连接的凸缘,轴肩上套设有支撑轴承,支撑轴承位于所述蜗轮和凸缘之间。
所述的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向机壳体上的盖板和设置于盖板上且用于实现所述支撑轴承轴向固定的端盖,支撑轴承位于盖板的内部且支撑轴承与盖板为间隙配合。
所述盖板具有与所述支撑轴承的外圈的第一端面贴合的第一限位面和与所述端盖的端面贴合的第二限位面,支撑轴承的外圈的第二端面与端盖的端面贴合。
所述的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向机壳体上的弹性衬套,转向机壳体具有容纳弹性衬套的安装孔,弹性衬套与转向机壳体为过盈配合。
所述弹性衬套包括外套管、内套管以及设置于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且与外套管和内套管粘接的橡胶件。
本实用新型的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过设置两个齿轮与齿条的有齿段啮合,结构简单紧凑,整车布置方便,可以提供轻型商用车所需的转向助力,使得转向轻便,提高转向操作舒适性;而且无需使用液压油,无液压油路,不存在漏油问题,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轻型商用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与方向盘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转向齿轮和助力齿轮与齿条啮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孚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孚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828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