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57740.3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4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龙;戴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阻尼 减震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有减震立柱,所述减震器立柱设置有内阻尼机构,所述减震器立柱外部套设有力矩调节机构,所述力矩调节机构包括变节距弹簧和可沿所述减震器立柱轴向改变所述变节距弹簧长度的调节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减震效果好,大大提升了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感,同时可以适应各种减震环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减震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随着物质生活和科技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交通工具的舒适化体验。电动摩托车在城市道路中较为常见,而在乡镇或乡村的道路上更是被广泛地使用。
市面上常见的电动摩托车后减震器减震效果差,容易给后排乘客造成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有减震立柱,所述减震器立柱设置有内阻尼机构,所述减震器立柱外部套设有力矩调节机构,所述力矩调节机构包括变节距弹簧和可沿所述减震器立柱轴向改变所述变节距弹簧长度的调节座。
优选的,所述内阻尼机构包括含有工作介质的液压缸和减缓工作介质流通的阻流机构,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于所述减震器立柱内,所述阻流机构包括有相对所述液压缸上下移动的活塞杆和以及固定安装于活塞杆前端的活塞。
优选的,所述调节座包括有上弹簧座和下弹簧座,所述下弹簧座为与所述减震器立柱螺纹配合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设置有自锁结构,所述螺纹套包括阻挡变节距圈弹簧的挡圈结构,所述活塞杆延伸出所述减震器立柱与所述上弹簧座螺纹连接,所述上弹簧座包括阻挡变节距圈弹簧的挡圈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与减震器立柱之间设置有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延伸出所述减震器立柱与上接头相连,所述上接头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减震套。
优选的,所述活塞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阀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减震效果好,大大提升了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适感,同时可以适应各种减震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双向阻尼后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向阻尼后减震器,包括有减震立柱1,减震器立柱1设置有内阻尼机构,减震器立柱外部套设有力矩调节机构,力矩调节机构包括变节距弹簧2和可沿减震器立柱轴向改变变节距弹簧长度的调节座3。
优选的,内阻尼机构包括含有工作介质的液压缸4和减缓工作介质流通的阻流机构,液压缸4固定安装于减震器立柱1内,阻流机构5包括有相对液压缸4上下移动的活塞杆501和以及固定安装于活塞杆前端的活塞5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龙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77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键盘胶铝箔片转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浇筑的施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