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种苗种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6705.3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6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何邦贵;单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板 本实用新型 对称 把手 种植 苗种植装置 一次性完成 操作维护 倾斜把手 下方位置 种苗种植 转轴连接 装置设计 漏斗状 复位 种苗 转轴 首尾 平行 泥土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种苗种植装置,由把手、接苗片、挡板、转轴组成;两片接苗片顶部首尾通过转轴连接整体呈漏斗状,两片接苗片顶部外侧对称设有倾斜把手,两片接苗片顶部外侧且位于把手下方位置对称设有与地面平行的挡板。本实用新型能一次性完成种苗种植的几个步骤,能够更好的对种苗进行种植,本装置通过接苗片两侧的挡板将苗子种植到自己所需求的深度,并且种植完毕后,垂直提起该装置时,带动泥土复位埋起,大大减少了工作时间。节省了劳动力。该装置设计简单,操作维护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苗种植装置,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种苗是指种子在穴盘中发芽后,一般生长到一个月左右,以长到丰满盘为标准,到适合移植到其它容器中生长这一阶段的苗子。种苗下端根系扎根在营养块中,在种植时,需要将种苗与营养块一块移植到种植位置,然后用土掩埋,再进行浇水,以利于种苗扎根。但是现在在移植种苗时,需要人工将种苗从穴盘中拔出,放置在已经挖好的坑中,然后再进行填埋,这样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种苗种植装置,以用于借助机械的方式实现种苗的种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种苗种植装置,由把手1、接苗片2、挡板3、转轴4组成;
两片接苗片2顶部首尾通过转轴4连接整体呈漏斗状,两片接苗片2顶部外侧对称设有倾斜把手1,两片接苗片2顶部外侧且位于把手1下方位置对称设有与地面平行的挡板3。
所述把手1焊接在接苗片2上,通过把手1施力带动接苗片2的张合。
所述挡板3焊接在接苗片2;其挡板3距离接苗片2底面的高度为种苗的种植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一次性完成种苗种植的几个步骤,能够更好的对种苗进行种植,本装置通过接苗片两侧的挡板将苗子种植到自己所需求的深度,并且种植完毕后,垂直提起该装置时,带动泥土复位埋起,大大减少了工作时间。节省了劳动力。该装置设计简单,操作维护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把手、2-接苗片、3-挡板、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种苗种植装置,由把手1、接苗片2、挡板3、转轴4组成;两片接苗片2顶部首尾通过转轴4连接整体呈漏斗状,两片接苗片2顶部外侧对称设有倾斜把手1,两片接苗片2顶部外侧且位于把手1下方位置对称设有与地面平行的挡板3。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所述把手1焊接在接苗片2上,通过把手1施力带动接苗片2的张合。
进一步地,可以设置所述挡板3焊接在接苗片2;其挡板3距离接苗片2底面的高度为种苗的种植深度。
使用时:首先将两个把手1两边拉开形成最大夹角,接苗片2底端呈闭合状,实现隔断大量土壤进入接苗片2内,给种苗留有种植空间。然后将该装置插入土壤(借助接苗片2入土端的尖端设计及脚踩挡板3两种方式配合),直至挡板3接触土壤,这样两侧土壤被挤开,通过挡板3控制了接苗片2插入土壤的深度,从而控制了种苗的种植深度。将需种植的种苗放入接苗片2内,将两个把手1往内合拢,这样就将两侧土壤挤开,种苗进入土壤中,最后垂直提起该装置,这样种苗就种入土壤中,在提起装置的一瞬间,两侧土壤回填埋住种苗的根部,即完成种苗种植。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67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