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氮气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5756.4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6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知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4 | 分类号: | G09B23/24;C01B2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郑宜梅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气 制备 性质 探究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氮气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装置,包括铁架台;设置于铁架台上的转接头与试管夹水平固定燃烧管;燃烧管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燃烧管的两端开口的形状为外端大内端稍小的梯形;燃烧管的两端均用单孔橡胶塞密封;燃烧管中放置钢丝棉;钢丝棉至少占试管容积的2/3;燃烧管的正下方放置加热装置。燃烧管左边的单孔橡胶塞通过直玻璃管与双联球实现连接,进行通气;双联球另一端开口使空气能够进入双联球;燃烧管的右端单孔橡胶塞通过橡胶管与尖嘴玻璃管相连;尖嘴玻璃管的尖端通入水槽中的水面下;实验时,根据实验目的将试管放入水槽中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本实验装置安全易于用于中学实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学化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气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的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是:氮(N2)约占78%,氧(O2)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39%(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二氧化碳(CO2)约占0.031%,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如臭氧(O3)、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水蒸气(H2O)等。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如果去除空气中的氧气,即可简单快速得到氮气。
常温常压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氮气作为用途如此广泛的气体,目前工业上,通常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得到大量的氮气,而实验室制取氮气的实验,因为实验安全性低,药品成本高,实验难度大等原因,现阶段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基本无人实际操作。所以关于实验室的制取和性质验证,亟需一个方便、安全、快捷的实验搭建装置和方法,能在课堂上实现,并且能让学生们更加清楚的了解氮气的相关性质。
在初高中阶段,氮气的性质和用途讲的比较多,却很少提及氮气相关的实验。实验室制取的方法有主要有三种:
(1)将氨通过红热的氧化铜:
2 NH3+ 3 CuO === 3 Cu + 3 H2O + N2↑
(2)加热重铬酸铵
(NH4)2Cr2O7===Cr2O3+3H2O+N2↑(加热)
(3)亚硝酸钠与氯化胺的饱和溶液相互作用
NH4Cl + NaNO2 === NaCl + 2 H2O + N2↑
方法一通入氨气,不仅尾气处理过程复杂,而且氨气有外泄的风险,氨气是刺激性气体,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此方法并不适用于教学实验。
方法二所选用的重铬酸铵,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震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安全性低。
方法三需要配置饱和溶液,且实验方法操作困难,同时氯化铵易受热分解产生刺激性气体氨气和氯气,实验方法安全性低,不环保。
现阶段目前没有方便、安全、快捷的实验装置制取氮气以及验证氮气的性质,用于实验教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套氮气制取及性质验证装置,利用分解空气的原理,优点在于方便组装,易于操作,安全环保,学生自己动手研究氮气的性质,体验制取氮气的过程。所制取的氮气足以满足初高中化学实验的课堂教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威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威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57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