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包锂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4564.7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2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熊志江;刘刚;王会敏;唐俊伟;颜健;胡联亚;朱玉洲;伍智仁;何勇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2/22;H01M2/30;H01M10/48;H01M10/625;H01M10/658;H01M10/653;H01M10/655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邓维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弯折边 卡口 端板组件 模块组 四边 底板安装槽 软包锂电池 顶板安装 定位凸起 模组箱体 围合成 模组 弯折 本实用新型 堆叠方向 焊接连接 向上弯折 向下弯折 卡接 嵌合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软包锂电池模组,包括模组箱体和模块组,所述中框的前后侧的上、下部均设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模组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和设于所述模块组的沿中框堆叠方向两端的端板组件,所述顶板的四边向下弯折形成有顶板弯折边,所述顶板弯折边围合成顶板安装槽,所述底板的四边向上弯折形成有底板弯折边,所述底板弯折边围合成底板安装槽;所述模块组和端板组件的上、下端分别嵌合于所述顶板安装槽、底板安装槽内,位于前后侧的所述顶板弯折边上设有若干顶板卡口,位于前后侧的所述底板弯折边上设有若干底板卡口,所述顶板卡口、底板卡口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一一对应并卡接,位于左右侧的顶板弯折边和底板弯折边与所述端板组件焊接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锂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应用日趋广泛。由于锂离子电池拥有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和功率密度高的特点,由锂离子电池构成的电池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电动汽车中,同时,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等均称为电动汽车发展的重点。
锂离子电池模组按电芯的结构形状来分,主要分为圆柱电芯、方形电芯以及软包这三种,其中软包结构的电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对电池包系统能量密度要求的提高,软包电芯渐渐成为行业主推电芯。
现有的软包电池模组的结构设计具有以下缺点:
一,结构件设计复杂,占用较多的空间和重量,降低了模组的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
二,正负极耳连接通常是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可靠性一般,且不利于智能制造的发展,还占用了很多空间;
三,采集线束设计复杂,占用空间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四,热管理设计空间有限,很难有效地控制和调节电池系统内部温升。
申请号为201721042766.1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模组,包括一组异侧出极耳的单体电池、容置该组单体电池的绝缘框架、一组金属连接片和塑料绝缘盖。绝缘框架由边端框架和中间框架组成;中间框架位于相邻两单体电池间,镶嵌有两块金属板,其间距与框架两侧的方孔形成风道;中间框架上设有卡扣卡槽及通孔;边端框架内侧面有凹槽及卡扣卡槽及通孔;边端框架内侧面有凹槽及卡扣卡槽及通孔,两端镶嵌螺母可用于固定模组间连接片;金属连接片由垫片、过渡片、汇流排和端连接组成。该电池模组结构有以下不足:1、该电池模组是通过长螺杆穿过各塑料框架的通孔来将各框架连接,安装不方便,且模组整体结构不稳固;2、该电池模组的端连接片,即总正总负,是采用弯折金属片,端连接片固定在边端框架上,电池模组在受到震动时,端连接片首先会受到应力,容易损坏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包锂电池模组,旨在解决现有的软包电池模组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且不够稳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软包锂电池模组,包括:模组箱体和设于模组箱体内的模块组,所述模块组由多个模块单元依次堆叠构成,所述模块单元包括:中框和安装于中框两侧的电芯,所述中框的前后侧的上、下部均设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模组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和设于所述模块组的沿中框堆叠方向两端的端板组件,所述顶板的四边向下弯折形成有顶板弯折边,所述顶板弯折边围合成顶板安装槽,所述底板的四边向上弯折形成有底板弯折边,所述底板弯折边围合成底板安装槽;所述模块组和端板组件的上、下端分别嵌合于所述顶板安装槽、底板安装槽内,位于前后侧的所述顶板弯折边上设有若干顶板卡口,位于前后侧的所述底板弯折边上设有若干底板卡口,所述顶板卡口、底板卡口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一一对应并卡接,位于左右侧的顶板弯折边和底板弯折边与所述端板组件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45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