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直流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2708.1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6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圆;汪伟;潘世林;陈林;梅周盛;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5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100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连接器 壳体 直流输入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 交直流充电 低压信号连接器 直流输出连接器 新能源汽车 安全性能 充电装置 机构整合 壳体表面 螺栓连接 规整 盖板 交流 兼容性 中心处 转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直流充电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领域,包括直流输入连接器和交流输入连接器,所述直流输入连接器设置在壳体表面的一侧,所述交流输入连接器设置在壳体一侧的另一端,所述交流输入连接器旁的壳体表面开设有直流输出连接器,所述壳体一侧的中心处开设有低压信号连接器,所述壳体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本实用新型将交直流充电机构整合,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实用性高,提升了装置的安全性能,且外表规整,便于进行转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交直流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低电压平台电动汽车充电电压与国标直流充电桩输出电压范围无法兼容,使用交流充电模式具有充电时间过长等缺点,给客户体验带来不便利性。
电动汽车外部转接直流转换器进行充电,防水功能低、散热性能差、安全性能低及携带不便利,在使用过程中或者后期维护时,及容易导致触电或者漏电伤人的情况,且对市场上多品牌直流充电桩无法具备兼容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直流充电装置,将交直流充电机构整合,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实用性高,提升了装置的安全性能,且外表规整,便于进行转运。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直流充电装置,包括直流输入连接器和交流输入连接器,所述直流输入连接器设置在壳体表面的一侧,所述交流输入连接器设置在壳体一侧的另一端,所述交流输入连接器旁的壳体表面开设有直流输出连接器,所述壳体一侧的中心处开设有低压信号连接器,所述壳体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直流输入连接器与交流输入连接器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表面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口。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个设有两个支护架。
优选的,所述支护架的表面开设有预留孔。
优选的,所述直流输入连接器、低压信号连接器、直流输出连接器和交流输入连接器均通过线路分布与充电板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将交直流充电机构整合,能够自动判断交直流输入,并分别使用不同的电路进行充电,能够适用与大部分市面上的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实用性高;
2、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壳体外部采用防水、防尘能力强的高压连接器,壳体内部嵌有发泡密封胶条,壳体表面也开设有散热口,极大的提升了装置的安全性能,且外表规整,便于进行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直流输入连接器、2低压信号连接器、3直流输出连接器、4交流输入连接器、5壳体、6盖板、7螺栓、8支护架、9预留孔、10散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汉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2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移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充电模块及使用该充电模块的充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