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式自主选择无线传输的硬件加密U盘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0174.0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0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传输模块 分段 自主选择 无线传输 选择切换模块 硬件加密 分段式 蓝牙传输模块 本实用新型 客户端连接 控制输出端 存储空间 存储模块 工作效率 加密模块 连接接口 实际接口 芯片接口 客户端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段式自主选择无线传输的硬件加密U盘,与客户端连接,包括:第一分段U盘、第二分段U盘以及第三分段U盘,每个分段U盘均包括:连接接口、自主选择无线传输的选择切换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加密模块、存储模块以及芯片接口等,所述选择切换模块的控制输出端与无线传输模块之间;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蓝牙传输模块或WiFi传输模块或ZigBee传输模块,可以实现U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自主选择,可以适用于USB2.0接口、USB3.0接口、Mini USB接口的客户端,而且每个分段U盘可以根据实际接口类型需要,进行组合使用,扩大了存储空间,降低了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设备存储以及无线传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段式自主选择无线传输的硬件加密U盘。
背景技术
随着的越来越普及,周边产品的需求市场也不断扩大。如耳机、保护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U盘也是一种需求特别多的产品,当然对其性能优化、使用友好性具有更多的要求。
目前在U盘无线传输领域虽然有蓝牙无线传输或者WiFi无线传输等,但是无法实现多个无线传输方式之间的自由切换,而且接口因为支持不同的类型,当接口类型与U盘接口类型不匹配时,只能更换对应接口类型的U盘,无法实现可适用于不同接口类型的U盘,给使用者造成不便,并且U盘不支持分段式扩大存储空间,当U盘大小不够时,只能更换更大存储空间的U盘,也不利于提升效率以及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提出了一种分段式自主选择无线传输的硬件加密U盘,不仅可以实现U盘的无线传输模块的自主选择,而且还可以适用于多种类型接口的,可以支持分段式扩展内存空间,降低了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段式自主选择无线传输的硬件加密U盘,与客户端连接,包括:包括第一分段U盘、第二分段U盘以及第三分段U盘;
所述第一分段U盘包括第一连接接口以及第一芯片接口,所述第一芯片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分段U盘中与第一连接接口相对应的底部,所述第一分段U盘通过第一芯片接口与第二分段U盘连接;
所述第二分段U盘包括第二连接接口、第二加密模块、第二存储模块、第二选择切换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第二芯片接口以及第三芯片接口;所述第二连接接口与客户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接口与第二加密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加密模块与第二存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选择切换模块与第二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加密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芯片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段U盘中第二连接接口以及与第二连接接口相对应底部连接线的垂直方向的左侧位置,所述第三芯片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段U盘中第二连接接口以及与第二连接接口相对应底部连接线的垂直方向的右侧位置,所述第二分段U盘通过第二芯片接口与所述第一分段U盘连接,所述第二分段U盘通过第三芯片接口与所述第三分段U盘连接;
所述第三分段U盘包括第三连接接口以及第四芯片接口,所述第四芯片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三分段U盘中与第三连接接口相对应的底部,所述第三分段U盘通过第四芯片接口与所述第二分段U盘连接。
结合该方面,在该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分段U盘与第二分段U盘连接时为侧向连接,所述第二分段U盘与第三分段U盘连接时为侧向连接。
结合该方面,在该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分段U盘中第一存储模块通过第一芯片接口、第二芯片接口与第二分段U盘中第二存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分段U盘中第二存储模块通过第三芯片接口、第四芯片接口与第三分段U盘中第三存储模块连接。
结合该方面,在该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包括:蓝牙传输模块或WiFi传输模块或ZigBee传输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01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候性环形RFID标签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拆功能的RFID射频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