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式接头更换密封圈用的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66264.4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5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朱峰;祝春强;吴永鑫;高文杰;王一程;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部湾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45107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苏家达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启筒 开启盖 开启凹槽 手柄支撑 锁块 开启手柄 圆柱状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安全事故 安全性能 辅助工具 工作效率 接头更换 接头套筒 圆周对称 自锁状态 可拆卸 中空处 中空的 干式 夹手 省力 省时 人手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干式接头更换密封圈用的辅助工具,包括开启盖,所述开启盖的一侧设有开启筒,所述开启筒设置空心的圆柱状,所述开启筒的前端沿其圆周对称设有五个开启凹槽,所述开启盖的另一侧可拆卸地设有手柄支撑套,所述手柄支撑套呈中空的圆柱状,所述手柄支撑套的中空处设有开启手柄。本辅助工具在开启盖上设置可套设接头套筒内的开启筒,在开启筒上开设与五个锁块对应的开启凹槽,一人操作开启手柄便通过开启凹槽将锁块恢复到自锁状态,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且无需人手与锁块直接接触,杜绝了夹手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性能高,实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式接头的拆卸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鹤管干式阀更换密封圈用的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干式接头又称API阴端快速接头、下装接头、干式阀、干式分离阀,专为底部罐装系统设立的无滴漏快速接头,主要应用于石油库区底部密闭装卸系统中鹤管与油罐车之间。接合快速,由于具有自封机构,基本可以做到接合与分离时无泄漏。是油气回收的重要环节设备,手动开启机构。可与国内外符合APIRP 1004的接头对接,实现无滴漏分离,保证装油过程的安全和环保,被广泛使用。
干式接头,包括接头套筒,接头套筒内设有发油手柄,该发油手柄的端部套设在紧固件内,该紧固件与发油手柄之间设有密封圈,紧固件沿其圆周开设有5个紧固孔,该5个紧固孔与接头套筒内的5块锁块配合连接。由于密封圈是属于易损件,若不能及时更换,干式接头就会持续漏油。由于密封圈套设在紧固件与发油手柄之间,需将紧固件拆卸下来之后方可更换密封圈,则需要在5个锁块恢复到自锁状态。目前,由于没有合适的工具,更换密封圈一般通过人工更换,需人工用手将5个锁块恢复到自锁状态,得至少需要三个工人一起合作,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更换效率低,且在操作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工人夹手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式接头更换密封圈用的辅助工具,本辅助工具在开启盖上设置可套设接头套筒内的开启筒,在开启筒上开设与五个锁块对应的开启凹槽,一人操作开启手柄便通过开启凹槽将锁块恢复到自锁状态,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且无需人手与锁块直接接触,杜绝了夹手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性能高,实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干式接头更换密封圈用的辅助工具,包括开启盖,所述开启盖呈圆柱状、且中空,所述开启盖的一侧设有开启筒,所述开启筒设置空心的圆柱状,且所述开启筒的直径小于开启盖的直径,所述开启筒的前端沿其圆周对称设有五个开启凹槽,所述开启盖的另一侧可拆卸地设有手柄支撑套,所述手柄支撑套呈中空的圆柱状,且所述手柄支撑套的尺寸、形状与开启盖均相匹配,所述手柄支撑套的中空处设有开启手柄,所述开启手柄包括相互呈X状的两根开启支杆,两开启支杆的端部均固定在开启盖上。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便于制造成型,同时有利于锁块恢复到自锁状态,提高密封圈更换的效率,所述开启凹槽均呈圆弧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辅助工具在开启盖上设置可套设接头套筒内的开启筒,在开启筒上开设与五个锁块对应的开启凹槽,一人操作开启手柄便通过开启凹槽将锁块恢复到自锁状态,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且无需人手与锁块直接接触,杜绝了夹手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性能高,实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
2、开启凹槽均呈圆弧状,便于制造成型,同时有利于锁块恢复到自锁状态,提高密封圈更换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部湾大学,未经北部湾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662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散热器的侧边压装装置
- 下一篇:胶管装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