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53406.3 | 申请日: | 2019-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7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朱赟;刘德权;高超;朱威;吴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G01M15/14 |
代理公司: | 11526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高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管 容纳空间 第一挡板 出气孔 引气孔 第二挡板 开口方向 出气管 进气孔 连接段 两排 正对 耐高温结构 轴向方向 弯折处 冷气 多排 封堵 弯折 轴向 气管 连通 贯穿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结构,包括:连接段,具有引气孔,引气孔的开口方向正对冷气的来流方向;进气管,与连接段连接且与引气孔连通,进气管上沿其轴向方向上开设有多排出气孔,其中,至少两排出气孔位于进气管的径向方向的两端;第一挡板,两端弯折且固定连接于进气管,以形成容纳空间,至少两排出气孔位于容纳空间内;第二挡板,分别与进气管和第一挡板连接,以封堵容纳空间;出气管,贯穿第二挡板,使得出气管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出气管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至少一排进气孔,至少一排进气孔的开口方向正对第一挡板的弯折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耐高温结构。
背景技术
进行发动机加力燃烧室试验时,为保证试验件主流进口温度的要求,主流温度需要达到1000℃以上,为提高高温管段的使用寿命,在高温管段增加了隔热屏结构,通过支板将隔热屏固定,支板完全暴露在高温气流中,承受高温气流的热冲击,对于高温合金材料可以短时间在1000℃高温环境中安全工作,但支板在长时间的高温试验环境中工作有发生热疲劳断裂的风险,为提高支板在高温气流热冲击下的工作可靠性,需要对原有支板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一种耐高温的支板结构,提高支板在高温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
现有高温环境中支板结构一般采用提高支板强度、减小支板受力的方式进行设计,如增大支板厚度,增大支板固定面接触面积,减小支板迎风面积等,但这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支板结构的工作环境,并需要将支板设计的比较笨重,增大了加工支板的原材料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结构,包括:连接段,具有引气孔,所述引气孔的开口方向正对冷气的来流方向;进气管,与所述连接段连接且与所述引气孔连通,所述进气管上沿其轴向方向上开设有多排出气孔,其中,至少两排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进气管的径向方向的两端;第一挡板,两端弯折且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气管,以形成容纳空间,至少两排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第二挡板,分别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第一挡板连接,以封堵所述容纳空间;出气管,贯穿所述第二挡板,使得所述出气管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出气管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至少一排进气孔,所述至少一排进气孔的开口方向正对所述第一挡板的弯折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孔有三排,所述进气孔有一排,其中,两排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另一排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外,所述一排所述进气孔的开口方向正对所述第一挡板的弯折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进气管通过定位螺栓连接,所述定位螺栓具有冷气通道,所述冷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引气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气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冷气通道和第二冷气通道,所述第一冷气通道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引气孔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冷气通道沿所述定位螺栓的轴向方向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和所述出气管远离所述连接段的一端均连接于圆筒。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热屏,所述隔热屏与所述第一挡板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耐高温结构中,通过在隔热屏通道、定位螺柱和第一挡板内部腔道设计冷气流路,实现了高温环境下对第一挡板的冷却,该第一挡板通过一端焊接一端悬浮的固定方式,既解决了第一挡板内部管路的固定问题,又解决了管路热膨胀问题,提高了支板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可靠性。同时,由于第一挡板内部为空腔结构,节省了加工支板的原材料,实用性较好,易于推广应用,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耐高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A-A剖面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53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