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3322.1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5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宋光;牟孟孟;牟坤斋;蒋国红;王芝花;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昌绝热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1/06 | 分类号: | G01H11/06 |
代理公司: | 11265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叶树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套 通孔 振动感应器 冲击力 振动传感器 固定板 抗冲击 底座 连接线 本实用新型 表面连接 顶端连接 固定板往 抗冲击力 内部气压 外壳表面 弹簧撑 弹簧 缓冲 内推 受力 推板 外顶 抵消 抵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包括振动感应器、外壳、第一通孔、第一橡胶套、第二通孔和固定板,所述振动感应器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线,且振动感应器的底部设有基座,所述振动感应器表面连接外壳,且外壳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底部及顶部均设有底座,且底座通过弹簧进行连接,所述外壳表面连接第一橡胶套,且第一橡胶套开设有第二通孔。该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弹簧撑着固定板,能抵抗一定的冲击力,当冲击力再次加大时因当推板收到冲击后会将固定板往内推,而当内部气压突然受力时会往外顶从而抵消一些冲击力,其余冲击力被送达到橡胶套时,橡胶套缓冲减少冲击力,从而达到抗冲击力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IR振动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
背景技术
振动传感器是一种机械零件,其作用在于将一种机械量给转换成与之成正比的电量,所以它又称为换能器,而普通的振动传感器其缺点也挺多的。其一其体积小容易滑落,当滑落到地面,而其个体体积小且不抗冲击力,其二因当其工作难免长期磕碰,因磕碰磨损使得其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抗冲击力能力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包括振动感应器、外壳、第一通孔、第一橡胶套、第二通孔和固定板,所述振动感应器的顶端连接有连接线,且振动感应器的底部设有基座,所述振动感应器表面连接外壳,且外壳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底部及顶部均设有底座,且底座外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外壳表面连接第一橡胶套,且第一橡胶套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上表面设有圆筒,且圆筒的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诉固定板底端设有出气口,且固定板底端通过弹簧与圆筒内部底端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推板,所述振动感应器的顶端被第二橡胶套包裹。
优选的,所述外壳被第一橡胶套包裹,且第一橡胶套上等角度分布有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4组,且每组第一通孔的个数设置有4个,并且4个第一通孔在外壳上等角度分布。
优选的,所述圆筒内部面积与推板的面积相等,且两者构成滑动摩擦结构,并且支撑杆贯穿圆筒顶部中心点与固定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端中心线对称分布弹簧,且圆筒底端、弹簧及固定板构成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橡胶套被连接线贯穿,且第二橡胶套与振动感应器构成无缝拼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抗冲击的PIR振动传感器,
1.当振动传感器受到冲击时,因弹簧撑着固定板,能抵抗一定的冲击力,当冲击力再次加大时当推板受到冲击后会将固定板往内推,而当内部气压突然受力时会往外顶从而抵消一些冲击力,其余冲击力被送达到橡胶套时,橡胶套缓冲减少冲击力,而第一通孔内的弹簧再将冲击力减少,从而达到抗冲击力好的效果;
2.因振动感应器被第一橡胶套及第二橡胶套所包裹,使得其减少了与其他物体的摩擦,延长了它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昌绝热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昌绝热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33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