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TV柴油动力与车身的软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1036.3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冯学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驰锐特(青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B62D21/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悬置 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 底座 发动机连接螺栓 减震 柴油动力 固定支架 连接支架 设备技术领域 软连接装置 安装螺栓 可安装 可吸收 舒适性 上端 抖动 驾驶室 销轴 整车 车身 传递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UTV用柴油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UTV柴油动力与车身的软连接装置,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数个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包括第一底座和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端的减震固定支架,在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螺栓,第一悬置上的减震固定支架通过销轴与发动机连接支架进行固定连接,在发动机连接支架上设置有发动机连接螺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连接螺栓可安装发动机,发动机与车架之间通过悬置进行连接,车架上的悬置可吸收发动机的抖动,不传递到车架及驾驶室,从而保证整车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UTV用柴油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UTV柴油动力与车身的软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证全地形车的动力输出,现有的全地形车大部分为四驱输出,随着全地形车产业的发展,全地形车除了应用在竞技和娱乐方面,越来越多的农业、林业、牧业以及石油电力特殊路况的巡检用车也开始应用。而柴油机从安全和低速扭矩和使用成本方面,被越来越多的全地形车厂家重视。为了兼顾原有全地形车的后桥传动结构及减速箱结构,使全地形整车厂不用重新开发减速箱及传动机构,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柴油动力的需求,一般柴油机还是采用V型两缸布置,但是柴油动力与传动的汽油动力相比,发动机本身的抖动较大,对整车的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是利用一种与车身的软连接结构设计,充分利用此结构将发动机自身抖动吸收,不传递到整车车架及驾驶室,从而保证整车的舒适性。
在传统的UTV布置中,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都是发动机与车身进行硬连接,中间无吸振材料,也不会特意选择连接点的位置,来避开最大共振点,导致很多车型舒适度降低,驾驶员在实际驾驶中可能会感受到方向盘抖动,手发麻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从两个方面入手,解决柴油动力与UTV车身连接的结构设计。一方面通过理论计算选择合理固定点的个数和位置,另一方面通过不同转速下发动机本身激励特性来悬置合适的隔振材料来隔振。通过上述两方面,从前期设计开发就提前考虑到了整车的抖动和舒适性。缩短了后续因舒适性问题进行改进测试的工作量,大大缩短了整车的开发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发动机与车身进行连接的一种UTV柴油动力与车身的软连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UTV柴油动力与车身的软连接装置,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数个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包括第一底座和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端的减震固定支架,在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螺栓,第一悬置上的减震固定支架通过销轴与发动机连接支架进行固定连接,在发动机连接支架上设置有发动机连接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固定支架采用隔振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隔振材料采用硬质橡胶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连接螺栓可安装发动机,发动机与车架之间通过悬置进行连接,车架上的悬置可吸收发动机的抖动,不传递到车架及驾驶室,从而保证整车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确保了整车与柴油动力的合理匹配,使柴油动力的振动被悬置吸收,不再传递到车身和驾驶室,从而解决了柴油动力振动大导致UTV整车舒适性降低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可以从开发初期大大缩短整车因振动或抖动问题对项目周期的影响,从而节省了项目投产时间。也可以满足用户在同等舒适度的情况下有两种油品可选的UTV,从而丰富了UTV整车的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参考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左侧上方的悬置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右侧的悬置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左侧下方的悬置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驰锐特(青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驰锐特(青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1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