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击速度可调型锻压电液锤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28171.2 | 申请日: | 2019-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2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龙;顾强;汪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龙玉锻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7/28 | 分类号: | B21J7/28;B21J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阀 液压缸 环形腔 锤臂 本实用新型 活塞 圆柱腔体 电液锤 活塞杆 开关阀 锤头 阀杆 微调 接通 油泵 液压缸内壁 下表面 圆柱腔 圆柱筒 锻压 可调 内壁 竖直 外壁 配合 打击 体内 生产 | ||
1.一种打击速度可调型锻压电液锤,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锤臂(2),锤臂(2)内设有液压缸(3),液压缸(3)内壁配合设有活塞(4),活塞(4)下表面固定有活塞杆(5),活塞杆(5)底部固定有锤头(6),锤臂(2)的外壁固定有换向阀(7),换向阀(7)上连接有开关阀(8),液压缸(3)依次通过换向阀(7)、开关阀(8)连接油泵、油罐,液压缸(3)顶部通过第一管路(76)与换向阀(7)接通,液压缸(3)底部通过第二管路(77)与换向阀(7)接通,液压缸(3)顶部通过第一回流管(33)与油罐连接,第一回流管(33)上设有第一电磁阀(35),液压缸(3)底部通过第二回流管(34)与油罐连接,第二回流管(34)上设有第二电磁阀(36),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阀(7)内竖直设有圆柱腔体,圆柱腔体内配合设有圆柱筒(78),圆柱腔体的内壁上从上至下设有第一环形腔(71)、第二环形腔(72)和第三环形腔(73),第一管路(76)与第一环形腔(71)相通,第二管路(77)与第三环形腔(73)相通,圆柱筒(78)上从上至下设有三层油孔(75a),每层油孔(75a)均包括环绕圆柱筒(78)的若干通孔,第一环形腔(71)与顶层油孔(75a)相通,第三环形腔(73)与底层油孔(75a)相通,开关阀(8)与中间层油孔(75a)相通,圆柱筒(78)内设有第一阀芯(75),第一阀芯(75)上设有第一环形凸块(75b)和第二环形凸块(75c),当第一环形凸块(75b)移动至堵住顶层油孔(75a)时第二环形凸块(75c)堵住底层油孔(75a);
第一阀芯(75)上固定有第一阀杆(74),第一阀杆(74)向下穿出换向阀(7)枢接第一板块(9),第一板块(9)的一端固定有弧形板(13),第一板块(9)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拉簧(14)与机架(1)连接,第一板块(9)与弧形板(13)位于同一平面内,锤头(6)侧面固定有垂直于该平面的第一光轴(16),弧形板(13)的弧形侧面与第一光轴(16)侧面接触,且当活塞(4)位于液压缸(3)底部时,从弧形板(13)与第一光轴(16)接触处至弧形板(13)与第一板块(9)连接处,弧形板(13)与活塞杆(5)的距离逐渐缩小再逐渐变大;
机架(1)上穿设有可旋转的第一转轴(18),第一转轴(18)与第一板块(9)垂直,且第一转轴(18)的一端枢接于第一板块(9)与弧形板(13)的连接处,第一转轴(18)的另一端垂直固定有第一连杆(20),机架(1)上固定有卡板(22),卡板(22)顶部设有一排齿槽(22a),第一连杆(20)的底端固定有双耳座(23),双耳座(23)内枢接有卡块(24),卡块(24)上设有位于第一连杆(20)两侧的第一凸块(24a)和第二凸块(24b),第一凸块(24a)与第一连杆(20)通过第二拉簧(15)连接,第二凸块(24b)卡于齿槽(22a)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击速度可调型锻压电液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杆(74)上还枢接第二板块(10),第二板块(10)位于第一板块(9)下方,机架(1)上固定有第二光轴(17),第二光轴(17)垂直于第一阀杆(74)和第二板块(10),第二板块(10)一端与第一阀杆(74)连接,第二板块(10)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手柄(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击速度可调型锻压电液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8)内设有第二阀芯(81),开关阀(8)的内壁上设有进液口(83)和出液口(84),进液口(83)与油泵接通,出液口(84)与换向阀(7)接通,第二阀芯(81)上设有挡板(85)和第二阀杆(82),挡板(85)可旋转至关闭进液口(83)或出液口(8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打击速度可调型锻压电液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杆(82)穿出开关阀(8)枢接第三板块(11),第三板块(11)与第二阀杆(82)垂直,机架(1)底部设有枢接座(27),枢接座(27)上枢接有第四板块(12),第四板块(12)的一端设有脚踏板(28),第四板块(12)的另一端枢接有长杆(38),长杆(38)顶部与第三板块(11)枢接,长杆(38)和脚踏板(28)分别位于枢接座(27)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龙玉锻压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龙玉锻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81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