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悬置橡胶及液压悬置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1974.7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5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吴训;吴斌;尹伟;廖程亮;龙亮;曾小荣;印遂;刘雄;钟丙武;刘小明;丁健;徐子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8 | 分类号: | F16F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悬置 橡胶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悬置橡胶及液压悬置总成,该液压悬置橡胶包括包套部、以及由包套部的底部向外延伸而成的连接部,包套部围成一中空,包套部的顶部表面上设有呈波浪形的第一缓冲结构,第一缓冲结构的最高点到中空的内壁的距离位于10‑15mm之间,且当液压悬置橡胶装入液压悬置总成的外壳内时,第一缓冲结构到外壳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位于6‑8mm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液压悬置橡胶与外壳之间的间隙扩大至6‑8mm,增大液压悬置橡胶的形变空间,并通过将包套部的顶部壁厚扩大至10‑15mm,提高阻尼强度,且还在包套部的顶部上设置第一缓冲结构,以虚弱液压悬置橡胶撞击外壳时的碰撞强度,提高吸收振动能量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悬置橡胶及液压悬置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悬置系统一般连接在发动机及车身之间,是用于减少并控制发动机振动的传递,并起到支承作用的汽车动力总成件。目前广泛使用的悬置分为传统的纯橡胶悬置、空气悬置以及动、静态性能较好的液压悬置。
液压悬置一般包括外壳、托臂、以及安装于壳体内并与托臂套接的悬置橡胶(也称橡胶主簧),悬置橡胶内部注入缓冲液压油,外壳与车身连接,托臂与发动机连接,当发动机振动时,带动托臂振动,悬置橡胶产生形变,已对该振动能量进行吸收,以降低振动传递强度。
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使用的液压悬置橡胶,其自身缺乏合理的缓冲结构,加上外壳给予的形变空间有限,导致其吸收振动能量的能力差,特殊是在汽车过减速带时,振感尤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悬置橡胶及液压悬置总成,以解决现有的液压悬置橡胶吸收振动能量的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一种液压悬置橡胶,包括包套部、以及由所述包套部的底部向外延伸而成的连接部,所述包套部围成一中空,所述包套部的顶部表面上设有呈波浪形的第一缓冲结构,所述第一缓冲结构的最高点到所述中空的内壁的距离位于10mm-15mm之间,且当所述液压悬置橡胶装入液压悬置总成的外壳内时,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到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的距离位于6mm至8mm之间。
上述液压悬置橡胶,在安装时,将液压悬置橡胶顶部与外壳之间的间隙扩大至6mm至8mm,增大液压悬置橡胶的形变空间,此外,通过将该包套部的顶部壁厚扩大至10mm-15mm,提高阻尼强度,同时还在包套部的顶部上设置呈波浪形的第一缓冲结构,该第一缓冲结构能够虚弱液压悬置橡胶撞击外壳时的碰撞强度,从而提高液压悬置橡胶吸收振动能量的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包套部的一端面上设有向所述中空的中心延伸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的外侧表面上设有呈波浪形的第二缓冲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过盈配合的部位设有呈波浪形的第三缓冲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一环形结构,其中间围成一空腔,所述空腔的开口朝下。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空腔的宽度均朝靠近所述包套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及所述空腔的纵向截面呈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结构包括按波浪形排列的若干缓冲条,所述缓冲条的内部设有一镂空通孔。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液压悬置总成,包括外壳、托臂及内骨架,还包括上述的液压悬置橡胶,所述液压悬置橡胶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液压悬置橡胶的包套部包套在所述内骨架上,所述内骨架包套在托臂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液压悬置橡胶的立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19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